STEAM课程中的初中科学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1 15:35:11

文献综述

一、前言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社会对于教育质量有了更高要求,要求教育要注重个性化,关注学生的特点以更好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因此,从多元化角度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素养的STEAM课程应运而生。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全国各地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中小学设置了各类课程,有学校开设有关STEAM的校本课程,也有学者研究如何将STEAM教育融入到现有的学科中,但目前相关案例和研究还是比较少。对于科学这一门综合性课程,与STEAM课程紧密联系起来,在合理的教学设计中,两者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相互冲突,教学内容重叠而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乏味。因此在STEAM课程中如何更好的统筹和纳入科学课程的学科知识,增进学生对这两类课程的理解和兴趣值得思考。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截止2021年3月,通过在EBSCO检索“STEAM课程”,共计检索到134篇文章,对于该主题的研究呈递增趋势,通过对文献的分类和总结,结合本文研究主题可将其划分为两个主题。

1.STEAM课程的教学案例研究

汉梅尔·劳拉(Hummel.L)在《STEAM一体化课程美丽的贝壳:大自然的复杂艺术品》中[1]介绍了利用SeaShell集成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课堂项目的设计简报。讨论的主题包括对贝壳的介绍,设计贝壳的简要目标。

凯西(Cassie F)在《在未知中寻找快:STEAM 教学在中学科学和数学课堂的实施》中[2],就如何在中学数学和科学课堂进行 STEAM 教育进行了研究,指出要从8个方面综合进行设计,达成教学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