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TiO2膨胀石墨的制备及其对油吸附容量的测试文献综述

 2022-06-27 22:21:43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环境中的含油废水

2.1.1 含油废水概述

随着我国工业、农业、运输业的发展,生活污水肆意排放、石油化学等工农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各类石油泄漏等事件的不断发生,水体油污染已成为破坏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所说的含油废水即是指由于上述途径生产或运输产生的被油类污染物污染的废水和水体,这些被污染的水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对其他生物甚至是地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乃至世界对环保的呼吁,含油废水的治理在近几年引起了广泛的重视。[1-2]

含油污染物一般是指液态或低熔点的天然石油和石油产品,固体燃料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及其分馏物,有时也指动植物油脂,机械切削乳化油和其他用油工艺随水流失的杂油、脂及乙烷等容积萃取的物质。

2.1.2 含油废水来源

含油废水的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人为产生的,也可以来自自然界的运动,概括来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2]:工业上,炼油厂含油废水、轧钢厂的废水、油轮的洗舱和压舱水、拆船厂拆解油货轮时的废水、金属制造厂生产作业加工时产生的废水、石油开采运输作业泄漏产生的原油进入水体等;生活中,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洗漱做饭等排出的各种成分复杂的含油脂废水、餐饮店等随意倾倒的含油废水;自然界里,大气中油烃的沉降及海底自然溢油等现象。

2.1.3 含油废水形式

通常情况下,根据废水中油不同存在形态导致其在水中的存在形态式的差异,能够划分其为此四类[2]: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1)浮油:是水中油类物质的主要部分,可占含油废水数量的70%`80%,粒径一般较大,通常大于100mu;m,在水中的存在形态主要是呈一层连续漂浮在在水面上的油层或油膜。(2)分散油:油珠微粒直径一般在20~90mu;m,往往悬浮在水面上,且因其极不稳定,可静置一段时间变成浮油。(3)乳化油:粒径极其小,多在1~4mu;m,呈乳化态。(4)溶解油:微粒直径较小,有的甚至可达纳米级别,占含油废水较小的部分,由于其是溶解在水中的,故微粒间的分离合并都较难。漂浮态油易于处理,可用物理法如重力分离法等将其从水中除去,而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在动力学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属较难处理的。浮油会在水面形成油膜阻隔水体与空气的接触;溶解油与乳化油进入水中时需耗氧等特性,导致水溶解氧含量下降,易产生恶臭,降低水质,并且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另外通过其他途径产生连锁污染。[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