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离子活化亚硫酸盐降解水中新兴污染物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2-03-29 21:40:31

文献综述

1.1课题研究背景

1.1.1新兴环境污染物

1.1.1.1新兴环境污染物概述

新兴污染物是一类特殊的污染物,作为一种相对崭新的概念,其内容一般指尚未被相关的环境管理政策法规或排放控制标准限制,但根据其高检出频率,被视为存在潜在健康影响并有可能被纳入管制范围的物质。这类物质通常不是新合成物质,而是已长期存在环境中,但由于普遍浓度较低和监测手段的局限,其普遍存在的特性和潜在的危害在近期才被发现和研究。近年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新兴污染物有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等;此外,人造甜味剂、卤代甲磺酸和稀土元素等也逐渐引起关注[1]

全氟化合物(PFCs)或多氟化合物(PFASs)是指烷烃分子链上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全部或部分被氟原子取代而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学物质[化学通式为F(CF2)xR。根据碳链末端取代基的不同,PFAs主要包括:全氟羧酸(PFCAs)、全氟磺酸(PFSAs)、全氟烷酸(PFAAs)、全氟磷酸(PFPAs)、全氟丁磺酸(PFBS)、全氟辛基磺酰氟(POSF)、全氟丁烷羧酸(PFBA)、多氟烷基和全氟烷基类(PFAS)等]。PF-Cs中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使得C-F键具有强极性。因此PFCs能够经受强的紫外光照、加热、化学作用、微生物的作用,并且很难降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全氟化合物比一般的碳氢化合物具有更稳定、更优异的性能(如具备显著的高化学稳定性和优良的疏水疏油性等),从而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保鲜膜、纸张、涂料、聚四氟乙烯产品和泡沫灭火剂[2]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环境污染物,具有导致癌症、导致生物畸形和导致生物突变的危害。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如大气、水体、土壤、作物和食品中。多环芳烃的人为源包括工业工艺过程、缺氧燃烧、垃圾焚烧和填埋、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用药、石油化工企业废弃物排放、水上船运排放的废弃物等[3]

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的概念最早由Christian G.Daughton于1999年提出,其中药物主要包括人类用药和兽药,如beta;-受体阻滞药、消炎剂、脂肪调节剂、抗生素、止痛药、镇静剂、抗癫痫药、显影剂、降压药、避孕药等,个人护理品主要为香料、化妆品、遮光剂、染发剂、发胶、香皂、洗发水等[4]

随着我国工业农业的迅速普及与发展,通过相关研究的深入,双酚A作为其中一种有机污染物也进入了大家视野,随着化工产业对其的排放,其特殊的结构与特性正在逐渐对人体与环境造成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