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废弃泥对17α-乙炔雌二醇EE2的吸附特征与机制文献综述

 2022-03-10 20:55:00

文献综述

1.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概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EEDs)又称环境激素,是一种外源性物质。这种物质表现出拟天然激素或者抗天然激素的作用,可以通过干扰生物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中某些激素的合成、反应、代谢等过程从而使有机体发生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它们主要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日本有67中,美国有72种,韩国有66种。

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生物与这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低水平接触,即可引起中毒或其他器官如心、肺 、肝、肾等损害;其次这类化学物在环境中不易被破坏,在食物链中易富集。从它们的危害来看, 影响面非常广, 其中其对人类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对危害早已得到了高度关注。

在我国水污染情况严重,环境内分泌污染物在水中的含量往往是极其微量的,故引起的影响发生作用的过程是缓慢的,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显现,但是一旦发现,其影响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研究水中微量的内分泌干扰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雌激素是主要的环境内分泌污染物之一,也是本实验的研究对象。

1.1.1 环境雌激素简介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日益恶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关于雌激素效应的报道。时至今日,关于雌激素的研究与日俱增。具有雌激素效应的化合物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如清洗所用的洗涤剂,农药乳化剂等等,导致雌激素在环境环境中不断富集,成为了人类生存、繁衍的潜在威胁。

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 简写 EES) 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种,具有干扰生物和人体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输、结合、代谢等过程,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破坏维持机体稳定性和调控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包括人工合成化合物及植物天然雌激素。

这些化学物质都有激素样的作用,即使数量很少,在进入人和动物体内之后也可模拟细胞内源雌激素作用或改变该激素的活性,与脏器的雌激素手提结合,导致生物的性激素分泌量下降,影响生殖发育,破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诱发癌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