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盈利模式研究——以喜马拉雅FM为例文献综述

 2021-12-09 22:24:18

文献综述

本文旨在知识付费的浪潮下,整理国内外知识付费研究现状,并从APP入手研究其盈利模式。文献综述主要涉及到知识付费和互联网app盈利模式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1.1知识付费文献综述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极大冲击了以传统教育培训为代表的知识盈利组织,随着信息免费观念深入人心,用户逐渐丧失为知识付费的意识,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同时,信息过载导致的无序化无法满足用户知识需求的增长,全新的知识付费形式应运而生,推动个体知识向知识商品的转化。用户既可以免费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通过付费直接获取高质量而有序化的知识。目前仍缺乏对知识付费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现今知识付费现象进行梳理,对目前相关平台知识付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用户参与知识付费的行为,归纳出知识付费现有困境与发展方向,帮助知识付费研究的选题和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知识付费形式的优化,以推动知识付费更好地发展。

1.1.1知识付费的概念

J.R.Gusfield[[1]] 最早在线下兴趣俱乐部、利益社区中提到知识共享付费概念,为知识共享付费是建立在成员相同的爱好和目的基础上而分享彼此的信息与想法。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让知识付费从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Web 3.0 环境下知识付费盈利模式开始多样化发展。知识付费是一种获得高质量信息服务的手段,用户可以通过付费直接交易知识,提供者利用互联网这一便利平台将个人知识或技能转化为知识商品[[2]]。知识商品区别于其他付费商品的特征:一是严肃性,内容非娱乐,须具有专业或经验判断等性质;二是原创性,不等同于消息等客观信息的获取, 需要知识提供者将信息加工提炼为有价值的知识。

目前国内研究广泛认同知识付费的理念源于分享经济[[3]]。 分享经济倡导非占有的使用,以信息技术革新为支撑,合并分享海量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的经济活动需求,并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分享经济的定义将知识付费理解为:通过分享能力、经验和技能等作为闲置资源的认知盈余获得经济收入的信息交互行为[[4]]。目前,关于知识付费与内容付费、知识共享的研究存在将知识付费、内容付费、知识共享混为一个概念的问题。 它们三者虽存在一定的交叉、包含关系,又要分别把握核心,区别理解。 知识共享指将闲置知识资源整合,其分享形式可以是免费也可以是付费的;内容付费包括教育、音乐和视频等多样化内容的盈利售卖,知识是其中一种形态[[5]]。 因此,知识付费可以理解为知识共享与内容付费的交集,付费为外在形态,持着知识共享的内核。

通过上述文献阅读总结,本文认为知识付费是网络发展的一种衍生产物,是在社会化媒体的环境下以Web 3.0技术支持进行社会交互和用户生成内容,个人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加入自己的理解,是把知识作为一种产品分享出来获得经济收入的方式,通过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将资源最大化的产物。

1.1.2知识付费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