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垃圾分类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文献综述

 2022-04-28 22:48:13

大学生垃圾分类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

文献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体现了环境文明建设对于当前中国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发展阶段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而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生活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形成严重阻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一个重要难题。中国作为典型的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深受城市垃圾快速增加的困扰。作为污染防止的一项从源头处理的有效办法,垃圾分类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一大热门话题。垃圾分类行为存在 “高认知、低行动”矛盾,这在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本课题将使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影响大学生执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大学生垃圾分类行动的治理建议。

1垃圾分类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

1.1研究背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垃圾分类就成为了我们党和国家治理和公众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6年12月,他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习近平还多次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随着十九大的成功召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总书记再次强调环境治理理念的重要性,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9年6月3日,习近平同志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 (新华网,201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产出国, 且仍保持着8%~10%的年增长率。如今, 全国2/3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境, 很多城市已无处填埋。虽然我国从2000年开始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8座城市试行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工作, 但是至今没有一座城市取得理想的效果(徐林,2017)。

1.2垃圾分类相关概念

(1)垃圾分类概念界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