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O14001-2015标准的建筑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13 11:11

1.1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臭氧层的破坏、全球气候的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的相继出现,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生存状态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各种类型的组织都希望通过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和改善自身的环境绩效,来满足国际竞争、国家政策和社会公众等各个层次的需求,从而求得组织的生存和长远发展[1]。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其中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唯一的规范性标准,是龙头标准,它不仅是对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或评审的依据,也是制订ISO14000系列其他标准的依据。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企业建立了一套管理体系,是企业在考虑到所有实际及潜在的环境影响后,通过可靠的管理过程和良好教育员工努力,来指导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管理体系[2]

本文意图通过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理论分析,结合B建筑公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实例,说明建筑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在对B公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该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中目前现存的一些问题,确保公司的环境行为持续改善。希望对B公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管理提供实质性的指导与帮助,同时也能为其他建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96年发布的第一版ISO14000系列标准之初,世界各国和地区就都非常关注ISO14000系列标准的起草、制定及颁布。1995年6月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的ISO/TC207第三次会议上,就有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约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3]。各国政府积极鼓励并给予企业优惠,实施试点计划,而各国企业和各类社团及行业协会也纷纷响应ISO14000认证,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以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来达到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和控制的热潮。

环境管理体系在全球的迅速推行,使得国外许多专家学者也对ISO14000系列标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W.M.To和P.K.C.Lee(2014)[4]通过数据分析,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三种扩散模式,即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进行对比研究。Quynh Anh Nguyen和Luc Hens(2013)[5]通过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影响下,对越南水泥行业的环境绩效进行了深入研究。Olivier Boiral和Jean-Francois Henri(2012)[6]研究分析ISO14001认证和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的影响,建立比较的方法进行模型分析。

Vivian W.Y.Tam(2007)[7]等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有关环境管理沟通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种环境管理的沟通映射模型(CMEM)。文章通过分析项目各参与方在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任务,并结合六个案例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得出了自由流动的模型技术能有效的进行环境管理中的沟通管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