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8 03:08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疾病谱、死亡谱的转变,以及居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提高成为了“健康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国内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根据影响因素提高全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1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是科学素养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特定的内涵,研究学者最早于2007年提出中医药素养定义[1],是指人们对中医药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中医药社会效应的态度。中华医学杂志定义中医养生保健为通过心理调摄、起居有常等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调整自身的生活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维护健康的目的[2]。而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3],也无法查阅到相关的表述。在此将借鉴相关健康素养的部分观点。

国际上关于“健康素养”一词首次使用于20世纪70年代[4],之后在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5]中越来越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对于健康素养的描述不完全一致,但是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6-8]。我国健康素养通常被定义为个人获取、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的健康决策的能力[9]。Dreisinger N在确定患者获得最佳健康的能力时,健康素养已被证明是最重要的[10]。健康素养包括做出适当健康决策和成功驾驭医疗保健系统所需的一系列技能。这些技能包括阅读,写作,计算,沟通以及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技术[11]

借鉴以上关于健康素养的定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医学本身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中医养生保健素养[3],它是指个人了解和储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法,并将这些知识和技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实现自我保健的一种能力。

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卫计委联合发布[12]《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从居民适宜掌握的中医药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方面进行科学阐述,权威定义了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对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根据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联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首次全国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专项调查结果[13],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较低,仅为8.55%[14],且呈现出“行为高于知识,知识高于技能”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国内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国民中医养生素养提供参考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