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动力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8 15:23:30

家庭医生服务动力影响因素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摘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与居民建立起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卫生服务模式。在国际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了家庭医生制度,他们通过与居民签约,实行首诊制度,按照人头预付服务经费等方式,从机制上成为服务对象健康和卫生经费的“双重守门人”,规范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的降低了医疗费用,大幅的改善了全民健康状况,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健康需求。当下,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随着国家医改相关制度的不断出台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在我国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成为重要环节。

关键词:家庭医生; 服务动力; 阻力; 现状

1.研究背景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各省、市正在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众多发达国家已确立较为完善的家庭医生制度,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医生制度在缓解医患矛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全民健康状况、深入推进医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医生主要提供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誉为“最经济”、“最高效”的卫生策略。本文对中国家庭医生服务动力影响因素及治理逻辑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2.国内外家庭医生服务发展现状

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已基本确立了完整的家庭医生制度及体系。在英国采取国家经营管理模式,全科医生为其服务对象提供基本诊疗服务及预防保健服务,在绩效评价方面侧重于医疗质量和效率。美国实施了以健康维持组织为代表的管理化保健措施,强调管理的一体化,更侧重于管理要素进行绩效评估。加拿大初级卫生保健分为以社区为中心和以专科初保服务两种方式,以循证为基础确定27个指标,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进行绩效管理。新加坡对于家庭医生的绩效评价是 “以病人为中心”,其次是人力资源的提升,各种科研课题的项目数量以及资金总量。各国均根据自身国情对家庭医生绩效指标体系设立了不同的评价侧重点,主要从公平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投入和产出及社会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

各国家不同模式的经验表明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并不断完善需要四大基本要素,即健全的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手段、畅通的转诊渠道、居民需求服务导向。我国家庭医生发展的过程中这四大要素仍然较为薄弱,如何在此现实条件下推进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家庭医生制度作为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处于试点实施和逐步推广阶段,家庭医生制度绩效评价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仍沿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北京于2010 年开始实行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两种服务理念,通过采取多项保障措施进行分级管理模式,促进个性化签约服务的广泛开展,建立了一套能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健和转诊联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上海在全面实行家庭医生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通过“契约”形式,居民自愿选择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及三级医院,组建成“1 1 1”模式。厦门、深圳市等在自愿签约的基础上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形成以“契约式”为特点的“三师共管”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在社区首诊的基础上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代表城市有青岛。参保居民以所属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单位,并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选择 1 名社区医生签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