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邻避设施的空间效应格局分析——以加油站为例文献综述

 2021-09-27 08:0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摘要:

邻避设施通常是指一些有污染威胁的公共设施。因为公共设施使周边的居民的利益或环境受到影响,而引发矛盾,被要求避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油站是城市公共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文明程度的内容之一,但是加油站的效益全市共享,却给临近居民带来了污染、健康、声誉、财产等损失,因此成为城市中一类重要的邻避设施之一。本文主要是以南京市加油站片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考量其对周围公众的影响和其风险接受度,进而分析其空间效应格局及变化情况。

关键词:邻避设施;邻避效应;加油站;GIS

引言

为了保障城市的有效运转,城市需要配置各类各级的公共市政服务设施,以此来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服,改善人们的生活。有的市政设施因其正外部性,如公园,受到广大的市民的欢迎,而有些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加油站、殡仪馆等,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心理及生理健康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由此产生不要盖在我家后院(not-in-my-backyard,简称NIMBY)的情结[1]。在早期决策程序中决策者常将邻避设施建设在贫民区,虽容易成功但不公平[2]。因此,邻避设施的选址,建设和运行引发的民众冲突已经成为社会城市的主要矛盾之一,而环境补偿政策仍是解决邻避冲突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关于邻避设施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的研究很少[3],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邻避设施带来的邻避效应进行研究。

一、概念

1.邻避设施

1977年,OHare首次提出邻避设施的概念[4]。邻避设施,是指具有负外部性效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产生的效用为广大地区的公众所共享,而其带来的诸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视觉景观污染之类的负外部性效应却由设施所在地的居民承受[5]。邻避设施也可以说是是惠及整个城市,却因为可能污染周围环境而给邻近居民带来负的外部效应,邻居希望躲避或不希望与之为邻的设施[6]。

2.邻避效应

邻避效应(NIMBY,not-in-my-backyard),它是城市地方冲突的特定形式[7]。大陆学者汤汇浩(2011)认为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指居民或在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不利后果,而采取强烈的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利后果,而采取强烈的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8]。现有关于邻避效应成因的研究,多数是从民主、环境正义等政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但其实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理解邻避现象的成因更加直接和清晰[9]。何艳玲(2006)认为当前我国发生在特定地域内的邻避冲突的特征为:成本或收益高度集中化高度动员性高度不确定性和跨区域性[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