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文献综述

 2022-10-31 11:10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前言:

教育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人类关注的重点。基础教育设施的分布一直都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问题十分严重,使得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问题越来越受到规划人员的关注。为减少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产生的社会成本,城市规划相关专业人士对各地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各种不同特点的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存在的不同的问题:

1、基础教育设施布局现状问题:

李鹏飞[1](2013)对郑州市中小学用地情况分类型、区域、规模、人均情况等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着重分析其中心城区中小学用地特征,发现存在中小学用地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达标率整体偏低、用地资源与适龄人数不匹配等问题,张晨[2](2012)通过对杭州市西湖区设施配置使用饱和度、空间覆盖度、实际就学范围等指标研究杭州西湖区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服务状况。发现西湖区基础教育设施存在服务半径总体偏大,实际就学距离大幅超过了指导性服务半径、学校覆盖面在城市社区和村镇社区之间有较大差距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由此造成的城市空间组织问题,以及与其有关联的家庭与社会成本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前很多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具有某些特点的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的布局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如谢婷婷等[3](2014)就对城市布局受狭长地形影响的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进行调研,发现这类“河谷型”城市沿河流分成多个区块,基础教育设施在中心区最为聚集,而两端严重匮乏,服务范围覆盖不到部分区域,区块间差异明显且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城市各区域间的差异明显多是由历史原因、政策原因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各不同区域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董巧巧等[4](2011)就专门对城市老城区的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评估上城区中小学设施建设现状并与上位规划进行对比,发现在当今高速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城市旧城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在现状层面存在数量缺失、用地不足、扩建困难等问题,在规划层面存在用地零散、配套困难、规划先行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也代表了一大批“老城区”由于人口稠密、寸土寸金而面临的特有的困难。而各类城市新区有着地广人稀、开发不足的特点,便不再存在上述用地问题,却也有他们自己的困难,杨春等[5](2013)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对大城市新城区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新城区存在着现有基础教育设施无法满足新城人口增长的需求,新城内外、城乡之间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乡镇地区教育设施布局对于方便学生就学等方面考虑不足等特有的问题。

除本市市民外,流动人口也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城市都吸引了一大批“外地人”来谋生,自然也会有一大批流动儿童,他们的义务教育也应受到关注。郑童等[6](2011)就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对其市域和城区尺度的流动儿童就学空间不匹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有着大量流动儿童的大城市中,流动儿童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地带,而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市,流动儿童集聚的城乡结合地区教育资源却相对紧缺,在街道尺度同样存在着教育资源供给空间不匹配的现象,这就引起了流动儿童跨学区就学的长距离通勤问题,引致的家长接送也带来更多的交通量。

2、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问题: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存在着种种问题,要使这些问题获得很好地解决就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而传统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方案在当代已不再适用。必须研究一套新的合理的规划方法。韩高峰等[7](2013)以南康市中心城区为例,对与地方相适宜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找出在对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进行布局规划时最应抓住的重点和难点就包括生均用地面积指标的确定。岳晓琴等[8](2012)以洛川为例,对其县城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进行探究,发现传统的布局规划思路并不贴合当今城市现状,如重点学校服务半径内实际学生数都是适龄学生数的3倍左右,而且其实际辐射范围不仅覆盖了整个城区,还辐射到整个县域的农村地区,这都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传统的布局思路在这里并不合理。而布局规划在设施中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万昆[9](2011)指出在布局规划实施过程中影响到基础教育设施分布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和重大公共设施影响布点实施、重大建设项目侵占学校用地、规划内容不明等问题。

3、基础教育设施布局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