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6 06:08

气候变化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综述

摘 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中国乃至全球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气候变化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和危害做以概述,并从时间、人间、空间三间分布出发阐述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接着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机理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目前国内外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加以系统阐述,并总结对浙江省这一食源性疾病高发地区的研究进展与不足。结果显示,细菌性感染是食源性疾病爆发的重要感染途径,气候条件对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的检出率和流行率影响明显,并且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也密切相关。但浙江省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研究多从传统统计学角度出发,集中于对单个或特定的气候因素的影响上,基于空间回归分析方法并结合多种气候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验证其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综合影响的研究还鲜有开展。

关键词: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气候变化,影响因素,浙江省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流行特征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内的由各类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疾病[[1]],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2]],感染后若不及时救治,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食源性疾病的感染方式主要为两种: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其中,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称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目前常见的细菌病原体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公共活动的增加,感染食源性疾病的种类和渠道日益增多,其发病率也迅速飙升。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高达10亿人次[[3]],我国食源性疾病事件频发,其中,微生物细菌污染引起的疾病占大多数[[4]][[5]][[6]],约为所有查明致病因子事件的83.52%[[7]]。2014年我国共监测到食源性疾病中毒事件1480起,患病人数达17651人,死亡事件共69起。其中,微生物细菌所引发中毒事件的患病人数最多,达8181人,占比达46.3%[[8]]。当前,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该类疾病不仅给个人带来了疾病困扰,而且还会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造成巨大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流行病学特征

作为现今世界上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疾病之一,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在时间、人群和空间上都有特定的传播规律。

在时间方面,由于季节交替引起的气温、降水、风速等气候因素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致病菌的繁殖与生存,加之换季时期人体免疫力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大大提高了人群感染疾病的机率,因此,季节性是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王玉萍等[[9]]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法对2013-2014年江东区食源性疾病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中5-10月是食源性疾病的就诊高峰期。马涛等[[10]]根据南京市2013-2016年菌痢报告病例数的周分布热力图得出结论细菌性痢疾存在夏秋季高发的规律。梁进军等[[11]]经过统计发现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检测病例主要集中在6-11月,占总数的69.66%,属于夏秋季高发性疾病。

从人群分布来看,感染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生活习惯等都与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桑向来等[[12]]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1月甘肃省的居民进行调查发现年龄是影响食源性疾病患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胃肠道功能和机体免疫力的限制,低年龄段和高年龄组人群患病风险最高。除年龄外,文化程度过低和过高都会增加患病率,而家庭收入则与患病风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与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密不可分。Gexin Xiao等[[13]]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得出京津唐地区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1.13:1),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大等结论,证明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存在特定人群分布倾向的特点。

在空间分布上,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饮食习惯和不同卫生环境条件下的各个区域,其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检出率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刘海霞等[[14]]结合空间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发现2013年甘肃省细菌性痢疾集中分布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的5个县和南部甘南州的4个县,认为细菌性痢疾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受到地理环境和环境卫生的共同影响。马亚萍等[[15]]认为沿海地区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多受副溶血弧菌影响,其感染主要来源于受污染的海产品,内陆地区的疾病则多受到沙门菌感染,感染源主要为被污染的肉制品或变质的乳制品。王若宇等[[16]]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居民食源性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中国食源性疾病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总体趋势为集中分布于南部以及沿海地区,并且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