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山水林田湖综合国土规划空间分区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07 13:02:23

基于GIS的山水林田湖综合国土规划空间分区方法研究

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对山水林田湖通过国土规划的方式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论文以南京浦口区毗邻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汤泉街道为研究对象,以大地图数据公司下载的研究区高分谷歌地图、数字高程模型、矢量路网数据、浦口区国土三调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在资源承载力、空间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进行空间管制分区,通过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确定规划区景观格局,从而为GIS手段应用于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该世纪末,以德、日、英、法等发达国家,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制度下,采取了地方自治政策,明确规定给地方更多的自治权利和义务。另外一方面,为了合 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防止和纠正市场的失灵,解决国内的区域差距等问题,协调中央部门之间以及地方之间的利害关系,实现完全雇佣政策和国土均衡发展的目标,最终确保在全国立场上国家利益最大化,这些国家都根据不同的体制和国体,建立了包括国家和地区及部门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国土规划体系[1]。国土规划问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国家对国土规划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共基础设施的空间配置来引导社会经济稳定发展[2]。德国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 ,其国土规划有逾百年历史。作为世界上具有最完备的国土规划体系和最早开展国土规划的国家, 其国土规划的经验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国土规划工作中具有借鉴意义[3]。朝鲜属于较早实施有规划管理与开发的国家,长期的国土规划与开发实践,使朝鲜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朝鲜在实施国土规划与开发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作法,取得了很大成效[4]。国外对于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相关类项目有很多。在城市规划里,GIS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GIS对于城市相关信息的处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GIS逐渐在实际生活中推广应用,虽然GIS本身不能完成规划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但它却是规划工作中非常有用和重要的工具。在美国,GIS已被广泛用到政府的各项职能中,美国在国土规划中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研究的开展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大量地运用遥感和GPS手段使国土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成为可能。同时,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GIS定量空间分析的发 展 , 使国土规划的效率和科学性都大大地提高[5]。美国弗吉尼亚州Fairfax县政府将原系统拓展升级改造,建成了现有的多功能政府GIS系统,包括地理编码、土地利用、自然地理信息、道路、人口、管线、等75层信息。2000年,在泰国Thomson和Hardin利用GIS和RS图像分析,进而确定了曼谷都市圈低收入居名点位置,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虽然进展迅速,但是离充分发挥GIS的强大功能还差的很远[6],实践证明,解决更多的实际规划问题更多的还是得靠规划人员的专业知识,再辅助GIS提供强大的功能,只有两者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发挥GIS的真正作用。

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曾经历时数年,投入大量人力,开展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虽轰轰烈烈一时,结果却几近如泥入海,究其原因,除去缺乏法律和制度上的依据和保障之外,对国土规划的目标和性质定位等一些基本问题未能十分明确并得到各方面的共识,恐怕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新的一轮国土规划工作启动之时,对于国土规划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国土规划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尤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进入转折阶段时,国土规划更是实现区域目标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很多区域问题与日本早期相似,但同处21世纪,我国面对的是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 战。我国的工业化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同步进行,地区的发展因为国际力量的介入而可能出现更大的差异,发达地区重复建设、同位恶性竞争,欠发达地区缺乏发展动力、不断被边缘化等状况会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更为清醒地看待区域发展问题,努力健全国家和区域层面综合性规划的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行政体系和实施机制,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7]

我国正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回顾反思 20 世纪 80 年代国土规划经验教训基础上,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新形势。2001 年 8 月,国土资源部将深圳市和天津市作为全国首批国土规划试点城市,正式拉开了我国第二轮国土规划的序幕。它呼唤着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展的国土规划进行认真的反思,并对新时期国土规划问题开展积极的探索。国土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社会,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潜力,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尊重人在编制和实施中公共参与的权利,使国土规划达到建成繁荣区域,创造宜人国土的目的。近些年 GIS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为建立区域规划的调查、监测、预警、辅助决策、跟踪反馈和动态管理等多功能信息系统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手段。遥感、GIS 已成为当代国土规划的重要技术基础[8-9]。利用GIS平台生成景观成本数据计算最小累计阻力,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优化绿色廊道网络结构[10]。全方位应用数字国土、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建立数理模型,进行预案分析。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势必增进国土规划工作的效率,优化国土规划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国土规划是在政府控制下形成的。国土规划的强烈指令性使其成了一种绝对的政府行为,往往大而全又缺乏可操作性而被束之高阁。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状况,在国土规划中将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