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普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献综述

 2022-01-06 20:44:31

全文总字数:4639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农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是承载人类活动的载体,其中耕地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目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众多而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均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和粮食安全,必须要做到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加强对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建设,确保实现国内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农田作为耕地中的精华部分,是为了满足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必须保证的耕地最低保有量,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情况与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紧密相关[1]。

为了更好得保护和利用农田,我国政府制定了《土地管理法》、《农田保护条例》、永久农田划定等措施都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我国未来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飞速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2]。

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基本农田这一概念,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一部分质量较好的耕地,规定这部分耕地只能用于耕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3]。

1998 年,我国政府对《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对各省、市、自治区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切实做到基本农田的有效管理和严格保护[4]。

因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经验,基本农田这一概念刚提出时,我国还是通过人工管理方式对基本农田进行管理,这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以及不可避免的存在漏洞与误差。

由于高新技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大力提倡使用科学高效的途径对基本农田进行管理保护。

因此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2006 年,国土资源部要求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系统并创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加强对基本农田的有效管理[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