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重点消落区植被恢复遥感动态监测文献综述

 2021-10-28 20:49:2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 研究背景消落区属于一种特殊的季节性湿地生态系统,指的是因为河流、湖泊、水库等周期性蓄水或季节性水位涨落,而导致的丰水期最高水位线与枯水期最低水位线之间的水面区域。

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水库,在防洪、供电以及航运等方面有巨大贡献,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其水体质量也尤其值得关注。

消落区植被是水库水质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作用包括稳固库岸,阻挡生态屏障区地表径流带来的水土流失,降解面源污染,净化水质,美化库区环境等。

由于消落区的特殊性,植被会出现水淹-再生长-水淹的情形,因此,对三峡水库重点消落区植被恢复情况的动态检测显得非常必要与迫切。

随着科技发展,遥感技术成为进行检测的有效手段。

2. 研究现状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对消落区与消落区植被这一主题,学者们从生物多样性、化学元素循环以及园艺景观等多角度进行了丰富的阐述。

张虹、朱平在《基于RS与GIS的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分类系统研究以重庆开县为例》一文指出中,RS与GIS技术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坡度、水深以及土地利用情况等自然条件,结合消落区生态环境特征对消落区类型进行划分,而坡度对消落区植被的存活有直接影响。

在《基于大气辐射校正的广州市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一文中,作者指出对遥感影像中的特定波段光谱值进行大气辐射影响校正,建立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估算模型,是一个比较好的修正方法。

从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动态特征可以看出,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用于建模,适用于城市生态环境状态的动态检测,对消落区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检测也具有借鉴作用。

水文过程对消落区植被具有限制或促进的两面性,水文周期则是决定因素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