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防盗报警系统文献综述

 2021-11-08 22:03:5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力越来越昂贵,对于一个机构的防盗问题,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找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监视防盗,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有的机构需要全天防盗,有的机构有许多场所需要防盗,如果只是选择使用人力,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从节约成本和暴击准确的角度来看,设计一个防盗报警系统显的尤为重要。

据美国NBFAA-全国防盗防火报警协会公布的资料,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电子安全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司和家庭的安全防护,到目前为止,美国超过50%左右的家庭已经安装了电子防盗产品来保护自身的安全,并由专业报警监测中心提供每天24小时报警监控服务,在美国有数千个报警监控中心为商业公司和家庭提供监控服务,每月收取服务费10至40美元。仅在美国用于电子安防产品以及服务费就以每年超过8%的比率增长,到2009年总计费用达到340亿美元左右。

国内外有如此形形色色的防盗报警器,那么大量使用防盗报警系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防盗报警系统,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相对应原始的关门上锁,防盗报警系统拥有着大量的优势,省时省力。

国内外的报警器发展都比较迅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报警器的研究,大多还是集中在采集模块的研究。主要有这样的几种采集技术:超声波、红外发射/接收、热释电型红外、红外监控及触摸式。报警器的发展也从单一封闭式、被动型安全防范模式向多元化、综合化、电控化以及红外报警处理方向发展。到如今用的比较多的还是以红外线为基础的防盗报警系统的应用。

为什么如今的报警器的发展方向会向红外处理的方向发展呢?首先,以超声波作为采集模块的基础,超声波是当有物体挡住超声波的传播途径的时候,就会引发报警,虽然原理简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设防区域内,只要有东西挡住,就会报警,那么就势必会造成误报率特别高,这样就失去了报警器的应用价值。相比于以超声波为基础的防盗报警器,以红外为基础原理的报警器,不仅有超声波报警的实时性,同时也能够通过对红外技术的选择增加报警器报警的准确性。

二、本设计的方案选择

以红外为基础的采集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采用合适的技术应用到设计中去,不仅能够使报警器效果达到最佳,也能提高设计工程中的效率。以下是对以红外为基础的采集技术的简单阐述。

1.采用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被动式红外传感技术是利用红外光敏器件将活动生物体发出的微量红外线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它能可靠的将运动着的生物体(人)和飘落的物体加以区别。同时它还具有监控范围大,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误报率低等特点。被动式红外入侵报警器又称热释电红外入侵报警器,由光学系统,红外传感器和信息处理三部分组成。目前与红外传感器配套的光学系统有三种,即反射式、透射式和折射式。其中反射式光学系统的灵敏度最高,其探测距离可达25~60m;透射式的灵敏度最低,探测距离为2~10m;折射式居中,兼有反射式和透射式的优、缺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