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TN-BST复合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06 13:55:0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引言微波一般是指频段介于无线电波谱中的超短波和红外波之间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从300MHz~300GHz[1]。

随着微波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于各领域中,近年来,新型高性能微波介质材料的开发工作和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适应现代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微波器件的小型化迫在眉睫,为了使电容器、滤波器等微波元器件能够尽快小型化,科学研究者们正着重于研究具有高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的微波介质材料。

他们发现中高介电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可作为微波通讯器件的基础材料,并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等微波通信器件中。

而ZnO-TiO2-Nb2O5微波介电陶瓷则在高介电陶瓷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研究研究BST不同含量对其晶相的组成、晶粒尺寸、介电常数、品质因数及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的影响。

2 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2.1微波介质陶瓷的历史早在1939年, Richtmyer R. D.就尝试将电介质材料应用于微波技术领域,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电介质在微波电路中作为介质谐振器的可能性。

但是在当时介质陶瓷尚未发展到能满足微波电路需求的程度,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1960年,Okaya A.开始试用TiO2单晶来制作小型化的微波介质谐振器,其εr较大,Q值高,但是其热稳定性远不能满足要求。

同期Kakki等人开发出了评价材料性能参数的方法[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