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2O3的制备对Gd2O2S:Tb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1-09-30 23:02:3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引言

物质的发光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外界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到非稳定态的激发态在返回到稳定态基态的过程中,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类是物质受到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发光是一种宏观现象,但它和载流子迁移、能量传递以及能带结构、晶体内部缺陷结构等过程和微观性质密切相关。目前技术中主要使用的发光材料是无机化合物,并且主要是固体材料,其中禁带宽度较大的绝缘体或半导体在固体材料中占大部分,而粉末状的多晶是用的最多的发光材料,其次是单晶和薄膜。并且发光材料的种类繁多。荧光粉便是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

荧光粉是一种将外部提供的能量转变为光的材料,广泛用作转换至人眼能够看到的可见光的物质,成为照明、显示领域中重要的支撑材料。因为射入我们眼中的光是由荧光粉发出的,所以可以说亮度、色彩等最终人所感知的部分均取决于荧光粉。人类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量占总量的80%,因此,荧光粉是现今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材料之一。

2.荧光粉的研究概述

1.1稀土发光材料的历史

稀土元素被用作发光(荧光)材料的基质成分和被用作激活剂,(其表示方法是基质:激活剂(例如:Gd2O3:Tb3 Gd2O3为基质而Tb3 则作为激活剂))掺杂剂所做成的发光材料都统称为稀土发光材料或稀土荧光材料。

早在1884年科学家威尔斯巴赫发明了用含有稀土元素盐的特殊混合溶液浸泡过的白炽罩。汽车使用这种新灯罩后,亮度显著增加,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这就是当时闻名于世的奥尔(Auer)罩。从此,稀土元素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开始为大家所熟悉,研究它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稀土发光材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是稀土发光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发展的的划时代和转折点。三价稀土离子发光的光学光谱学、晶体场理论等基础研究逐渐深入和完善。这些理论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稀土发光材料的繁荣与发展,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今,由于稀土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甚至在某些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稀土发光材料正逐渐取代部分非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荧光粉由于在三基色节能灯、阴极射线管、场发射显示器和等离子体平板显示等技术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目前,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红粉、三基色荧光灯用蓝粉、绿粉和红粉,等离子显示屏用红粉、蓝粉,投影电视用绿粉与红粉,以及近几年问世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的黄粉和三基色粉,全是稀土荧光粉。稀土发光材料已成为信息显示和高效照明器具的关键基础性材料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