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锶锰酸镧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电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5 09:12

文献综述

材料学家总是希望寻找到合适的材料来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对于信息储存介质的研究。

一开始作为计算机信息储存介质的是打孔的长条纸带,有孔的地方代表1,没孔的地方代表0,这种纸带不仅使用起来效率低下,还不易保存;之后出现了磁带,从某种角度讲磁带等价于打孔纸带,只不过打的孔变成了磁带微观上的南北磁极,而且磁带还能反复使用,之后的数十年间,磁带都是作为信息储存的重要载体,但磁带依然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有材料学家开始研究钙钛矿锰氧化物的铁磁性能[1],Jonker和Van Santen发现低温下掺杂了Ca2 ,Sr2 ,Ba2 的LaMnO3在不同的掺杂浓度下会显示出铁磁性和金属导电性,而天然的钙钛矿在一般情况下是有着反铁磁性的非导体,这一奇特的现象一直以来都吸引着许多科学家投入研究。

不久之后,Clarence Zener就Jonker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双交换模型( Double Exchange)定性地解释这种转变现象[2],随后P. -G. de Gennes完善了它[3]。

在掺杂了二价阳离子的钙钛矿锰中,锰以两种状态存在:Mn3 和Mn4 ,Mn3 3d轨道存在一个eg能级的电子,它会在相邻的Mn3 和Mn4 之间跃迁,根据洪特规则,此时两个锰离子的磁矩会趋于同向,于是材料呈现出铁磁性。

之后在1993年,人们更是发现了掺杂稀土锰氧化物,即RE1xMxMnO3(RE:稀土元素,M = Ca,Sr,Ba,Pb),的多晶、单晶、薄膜上均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庞磁阻效应的现象(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CMR)材料在特定磁场施加时电阻会发生极为剧烈的变化。

这无疑是让人兴奋的,因为在此之前,有人发现了反铁磁性超晶格存在因磁场引起的电阻变化[4],因Peter Andreas Grnberg和Albert Fert分别发现的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计算机的机械硬盘储存容量在短时间内就从4GB提升到400GB,翻了整整100倍!若是能将CMR应用到信息科学领域,那电子设备的大小和性能都会变得更加优化。

之后,有人展望了新电子器件的未来将电子的自旋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整合到传统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流程中去,这不仅能极大提高电子元件的响应速度,还能进一步提高设备的集成度、降低设备能耗[5],于是,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诞生了,RE1xMxMnO3依然作为一个合适的研究体系,持续受到各界研究人员的关注。

A-M Haghiri-Gosnet1在2003年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一直以来CMR领域的研究[6]。

首先,RE1xMxMnO3是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引入杂质原子而形成的,所所以存在晶格的微小畸变,其程度用一个变形因子衡量衡量:式中rA代表晶格角点的离子半径,rO代表氧离子半径,rB代表晶格中心离子半径;当t = 1时,晶格没有变形,0.98 < 1.02时,材料都是稳定的。

对于电子结构,晶格中存在双交换机制[3]和姜-泰勒效应(jahnteller="" effect)[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