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LuF4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4 03:1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前言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一般其波长范围波长在780~2526nm之间,近红外区又可以划分为近红外短波区域(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区域(1100~2526nm)。

由于物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比较少,所以近红外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小、对物质透过性好,科学家们在此基础上研究近红外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近红外技术[1]。

作为一个新兴的、热门的光学技术,近红外技术在医疗卫生、军事科技、光纤通信、产品分析检测、非线性光学材料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稀土元素一般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镧)到71(镥)的十五种镧系元素,外加两种与镧系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钪和钇,总共十七种元素[2]。

稀土离子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都呈现尖锐的线状谱,发光峰出现劈裂较多,颜色纯,荧光寿命长,效率高,发光分布范围广,覆盖紫外光区(Ce3 、Gd3 )、可见光区(Sm3 、Tm3 、Eu3 、Er3 、Tb3 、Dy3 )和红外光区(Er3 、Pr3 、Ho3 、Yb3 、Nd3 )[3]。

并且稀土离子能与其配体的三重态激子有效传能进而得到相对高效的量子产率[4]。

稀土离子存在这些优良的性能让以它为掺杂物的发光材料成为了一种极具发展前景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太阳能、激光、显示屏以及探测器等电子荧光器件领域。

2.发光机制稀土离子的发光机制一般分为三类(见图1):(a)基质分子被激发,能级跃迁后将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b)配体L轨道上的电荷转移到金属M轨道上,从而使稀土离子达到激发态,即金属-配体电荷跃迁机制(LMCT: ligand-to-metalcharge transfer);(c)处于激发态的配体将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属于分子内能量转移,即天线效应(antenna effect)。

稀土离子通过这三种机制达到激发态后,向基态跃迁过程中发射荧光[1]。

图1 高效镧系发光的三种途径(ET =能量转移;REE =稀土,释放;VR =振动弛豫;LMCT =配体→金属电荷转移吸收;LC=配体中心吸收;FS =荧光)3.NaLuF4基质材料通常的基质材料按化合物来分类有氧化物、氟化物、氟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其中氟化物由于具有较小的声子能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用作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基质材料,在氟化物之中NaYF4有着最高的上转换发光效率,因此也是最为常用的基质材料[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