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疑难字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8 10:54:24

初中古诗文疑难字词研究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统编教科书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广泛的一类书。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古诗文的注释之处还存在一些可商之处。本文将从注解错误需要纠正、没有注解需要补注、虽有注解需要完善等三个方面去进行辨析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统教版教材;古诗文;疑难字词

一、选题缘由

训诂学是利用综合性的知识解决汉语语义问题的带有技术性的一门学问,训诂学要以“问题”为前提进行探究,一类是已经存在的问题,还有一类是未被发现的问题。(刘毓庆《国学概论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分别于2016年出版的初一统编语文教科书,2017年出版的初二统编语文教科书,2018年出版的初三统编语文教科书,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广泛的一类书。古诗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的学习内容,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注释结论是作注者的看法,它告诉读者被注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或跟什么相关,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结论去理解或了解别的知识,古诗文中的注释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老师的教授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不正确的注释则会起到副作用。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古诗文的注释之处还存在一些可商之处。在编写字词注释的时候主要存在几类问题:注解错误、没有注解、虽有注解但不完善。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在国内,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有不少的学者研究初中古诗文的注释问题。比如,周霁1983年的《中学文言文疑难词句例释》,该书的内容是按照中学语文课本册次排列,每册又按照课文出现的先后的顺序排列,该书认为释词的原则主要是不脱离语言环境,强调随文释义,所以针对一个字就会有多种的解释,比如“之”这一词在书中就出现了十几次之多,“者”字也出现了很多次;王大谦1989年的《中学古诗文疑难字词辨析-对585个词语的补注》,该文主要是从字词释义不完善的角度出发,对教材中的一些字词进行补注,他是按《汉语拼音》的先后顺序排列;赵丕杰1990年《中学文言难句析疑》把教科书按册划分,针对每一册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内容比较完善;林银生1999年的《中学文言文注释深解》以《说文解字》为依据,从字形探究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是在维持原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字词进行研究,使读者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他也是将教科书按册划分来研究字词。这些学者的专著研究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但是不足的是他们的研究缺少字词释义失当的类别划分。

到了20世纪初,比较著名的专著是2002年吴关镛的《中学语文疑难词辨析》,该书中一词一篇,分为释义和辨析两个部分,辨析文字根据内容有长有短。赵运昌的《中学文言解疑词典》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了新课标和新大纲中规定的必背的古诗文、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和读本中的古诗文、新课标语文实验课本中的古诗文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