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追求和古典守望——格非小说创作转型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8 09:32:10

先锋追求和古典守望

——格非小说创作转型研究

摘要:1986年至今,格非在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中不断探索。关于格非小说创作的研究虽然总量不算很多,但是从未间断,尤其在格非携“江南三部曲”复出后,相关的研究显著增多。研究者对格非特定时期的作品或是某篇特定文本的研究较为深入,涉及叙事策略、人物形象、语言艺术等方面,在格非小说创作转型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研究者做了较出全面的分析,涉及叙事、主题、人物等诸多层面,关于格非转型的原因研究者也有不少深刻见解。但是,格非的转型并不是全面的突转,其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总体看来,研究者对格非转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抓住表面变化之下的延续和继承,这有待笔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格非; 小说; 创作转型

一、文献综述

1986年,格非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追忆乌攸先生》,以先锋作家的身份进入文坛。三十年过去了,随着先锋作家纷纷转型,格非的创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格非作品的学者普遍认为格非小说创作有两个阶段,这主要以格非在1995-2005期间的十年沉寂为分界。在1995年前的创作中,格非更加注重对文本形式的探索,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派色彩。而在2005年以后的创作中,格非开始发掘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资源,因而,作品较多呈现古典的诗意。大多数研究者对两个时期作品的研究方面各有偏重,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格非小说创作的变化。

(一)关于格非小说创作转型的研究

格非小说前后期创作虽有很大差异,但也有颇多延续的特征。许多研究者以格非的转型为方向展开深入研究,从主题意蕴、语言特点、叙述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探讨格非转型的原因和意义。

1.格非小说创作转型的具体表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