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文献综述

 2022-08-18 09:31:4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幻灭的研究综述

摘要: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同样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杰伊·盖茨比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作者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最终幻灭的思考。本文在查阅并梳理大量知网论文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国内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现状,同时对“美国梦”幻灭的原因进行时代新解读。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幻灭

引言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篇幅短小精悍,结构错落有致,短短五万余言却有着极为经典的人物动作、语言描写,表面上用极富美感、韵味悠长的文字为读者介绍了一部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爱情悲剧,实质上却真实地刻画出了美国“爵士时代”狂热的社会现状,揭露了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群体道德沦丧,贯穿着作者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破灭必然性的深刻思考。本文将从“美国梦”这一主题出发,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探讨“美国梦”破灭的原因。

一、对早期“美国梦”含义的解读

欲探究“美国梦”幻灭的根本原因必须先梳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这对于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研究与解读具有重要意义。试举付晓帆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刍议》[1]一文来说明,“美国梦”的诞生最早可追溯至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一关键历史时刻,欧洲移民希望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建立国家,那些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也想在美洲这里建立传教的天堂。在个人的生产生活上,那些原本一贫如洗的欧洲农民在美洲能毫不费力地获得大片的土地,在阶级地位上,《独立宣言》宣称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新大陆与仍处于森严封建等级制度下的欧洲国家有着天壤之别。简单来说,穷小子也能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这就是有着令人无法抗拒魅力的“美国梦”。

值得一提的是,高续增在《美国梦的涵义》[2]一文中提出了“美国梦”更为精准的源头,同时对追求“美国梦”的方式方法及道德要求作出了补充说明。高续增认为,“五月花号公约”也许是美国梦最为原始的雏形。虽然“五月花号公约”的篇幅不长,但公约却为集体建设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制定公约的本意是为了这个集体更好地生存,通过公约来让大家团结一致。公约是清教徒理想主义的结晶,想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由全体公民掌握社会管理权的“新社会”,抵制封建等级与权力所笼罩下的欧洲“旧社会”。虔诚的信仰要求他们在追寻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要求,这样才能被上帝选中。这都为“美国梦”的实现设定了精神准则。

二、对“美国梦”变质原因的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