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原因 ——以周大新《湖光山色》为例文献综述

 2022-04-29 21:27:57

文 献 综 述

周大新是我国文坛的著名军旅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处女座《前方来信》,从此叩开了神圣的文学殿堂,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之后陆续发表作品《走出盆地》、《战争传说》、《预警》、《安魂》等。2008年更是凭借小说《湖光山色》成为第七届矛盾文学奖的得主之一。周大新出生于农村,他的小说创作以农村为背景,对农村形形色色小人物的生活进行描写,对农民的的精神世界进行反复地摸索和思考,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创作了许多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作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日益扩大,城市文明在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也逐渐地渗入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蕴藏着转型之下的许多矛盾冲突,甚至出现了不安和动荡。

周大新在小说《湖光山色》中描写了楚王庄各式各样小人物的发展变化,以暖暖和丈夫开田的矛盾纠葛展开叙述,涵盖了中国发展中的城乡矛盾、伦理矛盾、文化矛盾hellip;hellip;作者在肯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忧虑。闭塞落后的农村中蕴藏着人性的朴实和善良,在推进农村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将人性中最美的东西保存下来值得每一个读者去深思。楚王庄的发展变化是中国社会千千万万农村的一个典型缩影,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获得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改变,也遭遇着农村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时代难题,即中国乡土社会独有的的乡村权力结构和权力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根深蒂固的乡村专治制权力成为阻碍乡村向前进步的障碍。为了写好毕业论文,我积极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一些教授、研究生及博士。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刘月新及其学生何文娜(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从楚文化的角度入手,如果我们认真分析《湖光山色》就会发现,楚文化元素体现在《湖光山色》的整个构思中,《湖光山色》以楚文化为背景,楚文化瑰丽多彩而又独特风格,它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成为周大新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楚人是靠水而居,沿水而徙,在楚文化生息繁衍和壮大的历史中,“水”的滋养之力,特别是它的阴柔之美成为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楚民族以“女神”作为他们始祖的根源所在,我想这也是周大新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暖暖设计成一个完美的女性的原因吧。暖暖成为集美丽、善良、刚强、聪慧于一身的女人,小说通过暖暖这个外柔内刚的乡村妇女,写出了乡村妇女如何自尊自强,在改革的浪潮中选择自己的命运。从暖暖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传统的理想人伦和社会规范在金钱面前是多么的脆弱与式微,也是多么的宝贵和难得。暖暖的悲剧如井水一样渗透到每一个读者的心田,以引起读者深刻的警醒。悲喜也好,甘苦也罢,暖暖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温柔的,其内在美和外在美都体现着楚文化多情浪漫的一面。詹石磴,“楚王庄”的前任村主任,一个横行乡里的恶势力代表。在楚王庄“他想办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他“想睡的女人,没有睡不成的”。“权力与性”在詹石蹬这里以极端的方式得到了体现。在失去权力之后,为报复暖暖,他将与暖暖发生关系的事情以歪曲的方式告诉了旷开田,这是导致暖暖婚姻破裂的开始他是,楚文化霸道一面的最好体现。旷开田,—个乡村中国典型的青年农民形象,就在他一文不名的时候,暖暖以超出楚王庄所有人想象的方式嫁给了他。旷开田是在暖暖的启发甚至是教导下成长起来的。暖暖于他是妻子、恩人,同时也是导师。当他是一个普通农民的时候他对暖暖几乎没有任何疑议,言听计从#39;并且发自内心地爱着暖暖。他不是那种阴险、狡诈的坏人,但唯其如此,这个人物后来的变化就更加触目懒心,从而具有其警示意义。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尤其值得玩味:开田饰演楚王庄村主任前后的心理变化,很能反映出人性深处的阴暗,权力对人的腐蚀和人对权力的迷恋。楚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哲学精神,在小说的章节命名和其富有哲理的暗含中,周大新匠心独运,将小说分为乾卷和坤卷,每卷三部分,分别用阴阳五行的水土木和金火水来结构全篇串联故事,意欲告诉我们每个人:浩浩乾坤,现实就是历史的重现,今日的现实就是昨日的历史;漫漫人生,亦真亦幻,命有玄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全文来看,小说在富有哲理的标题暗示中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王振滔关于乡村权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湖光山色》中的詹石磴无疑也是权利的典型代表。小说中的暖暖在北京做保洁工,打工挣钱。母亲病重,回家乡楚王庄。在背负着来自家庭和村主任詹石磴的双重压力之下,暖暖选择与自己钟情的旷开田结婚,应该说,这是周大新乡土小说中灵肉一元爱情的重要体现。村主任詹石磴对这种和谐关系的破坏主要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在小说中,詹石磴是权力的化身。除草剂事件中,旷开田入狱,由于詹石磴的百般阻挠,暖暖没有办法通过合法、合理的渠道使旷开田出狱,被逼无奈,暖暖最后只得委身于詹石磴,答应与詹石磴上床并发生关系,旷开田因此出狱。当暖暖与旷开田为扩大产业建设旅馆寻求宅基地时,詹石磴再次寻出各种理由加以阻挠,批不批宅基地,权力皆掌握在村主任詹石磴手中。在詹石磴的胁迫下,暖暖不得不再次与詹石磴发生关系,权利对人物命运的影响显而易见。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亚子通过小说表达了自己对乡土中国现代化的忧思与展望。知识分子对城市文明总是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作为一名由乡入城的作家,周大新始终关注着中国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以及农民在这种转型期下的命运沉浮。他在肯定城市文明对乡土社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受到现代化冲击下的传统乡村文化的忧思。周大新在一次访谈中提到自己为什么关注乡村变革的问题,他说:“我知道,在看上去闭塞落后的乡村,还保存着我们民族最宝贵的一些东西,我害怕这些东西在变革中流逝, 所以我和我的人物一样,内心总是左右为难,陷入挣扎的境地。”基于这种想法,他一方面期望有更多的“外来者”来到乡村,因为他们能够带给村民们更好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他又担心乡村在变革中失去了自我。楚王庄只是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楚王庄在“外来者”的影响下经历了启蒙、兴盛、变异、衰落、恢复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乡土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象征。在这个过程中,乡村的生态环境和人和精神风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说在肯定外来者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揭露了当代乡村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警醒的种种问题,进而表达了对乡村未来的美好期许,这正是这篇小说的新意所在。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孟繁华认为周大新《湖光山色》对乡村中国重新做了整体性的叙事,它是作家周大新理想主义的产物。事实上,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被一个隐形之手所操控的,它超越了人的意志和想像。“现代”将带着人们希望和不希望的一切如期而至,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四方挥之不去。楚王庄的“湖光山色”终将在“招商引资”、在赏心苑按摩小姐以及薛传薪“现代”管理和拜金主义的冲击下褪尽它最后的诗意。就它的社会形态而言,楚王庄既不是过去的也不是现代的,它正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或者说,楚王庄就是今日中国广大乡村的缩影,艰难的蜕变是它走进现代必须经历的。

写好一篇论文,查阅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我将继续阅读,不断加深理解。周大新在《湖光山色》中密切地关注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变革,也关注着农民在农村发展中的命运沉浮,在推进发展的前进运动时如何不断地寻找自我和认知自我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湖光山色》的研究相对来说成果较少,国外有关该小说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总的来说,对该小说的研究仍然需要学者们的大力推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