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建国前期与宋辽之关系研究
——公元960年至公元1048年
摘要:西夏是建立在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宋、辽、金、蒙古等政权并立。主体民族是党项羌族,内部亦有相当部分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西夏虽然在李元昊时期才正式建国,李元昊本人也成为第一个称帝的西夏统治者(尽管随后被迫取消了帝号),但是从北宋和契丹建立伊始,西夏就开始以割据势力的形式与其共存了。本文主要探究的是从北宋建立到西夏建国的这一时期内,西夏与宋、辽的关系以及影响三国关系的因素,即从公元960年前后到公元1048年李元昊死亡为止。而辽在宋夏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三国关系影响甚大,是研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西夏;北宋;辽;国家关系
一、文献综述
西夏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涵盖面广泛,涉及古代党项与西夏国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自20世纪初,由于外国探险家在黑城遗址发掘出大量西夏遗书,从而使西夏学研究不仅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也成为了国际化的学科。
(一)党项的建国前的发展历史和三国的大致关系
西夏党项一族最早因为唐末平乱有功而被授定难军节度使,而且在此后北宋屡屡用此封号笼络李氏一族,在经历了五代十国之乱,到了天下局部统一之,也即是出现了北宋和契丹两个强大政权的时候,党项族是很明显站在北宋这一边的,此时党项族是奉北宋为中华正统的。《宋史》记载在宋太宗伐北汉期间,李继筠“遣银州刺史李光远、绥州刺史李光宪率蕃汉兵列阵渡河,略太原境,以张军势。”清人在所著《西夏书事》中评:“李氏自归宋以来,频与汉战,累立大功,其效顺之心可谓诚矣”。而吴天墀先生在《西夏史稿》中对当时的党项族是这样分析的,“具有封建外形的夏州政权对于辖境内的羌族部落势力,只能进行极松弛的统治。”但是后来由于内部矛盾,族内分裂为两支,一只以李继捧为首,彻底投靠北宋;此事于吴广成的《西夏书事》中可见载:“初,继筠卒,子幼不得嗣,继捧以季弟袭职,失礼诸父,宗族多不协。克远素暴悍,与弟克顺等率兵袭夏州,继捧侦知,伏兵以待,克远兵至,入伏败死。”另一支以其弟李继迁为首,不愿臣服,开始武装反叛北宋,并且势力逐渐壮大,李继迁及其后代便是后世熟知的西夏国建立者。李继迁终其一生都在为党项族自立而努力,他开始利用宋、辽矛盾,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是鲜明的叛宋者。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却一改乃父之风,又似乎臣服于北宋,积极维持双方的和平局面,在边镇开展榷场贸易,逐渐稳固李继迁所攻占的土地。终于到了李元昊时期,党项族终成气候,李德明的韬光养晦为李元昊累积了相当的国力;加之李元昊骁勇善战,在宋辽之间纵横捭阖、趋利避害,终于使西夏成为三国鼎立最后一足。从宋、西夏关系由好变坏再变得复杂的这一整段时间内,实际上,西夏的外交策略在羽翼未丰之时是建立在宋、辽关系之上的。李德明时期对宋保持和平态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的局面开始由战争变成和平,李德明很难再利用双方矛盾迂回辗转。据聂崇岐先生在《宋辽交聘考》中统计,“(宋辽)综一百六十五年中,两朝和平时期为百二十二年。其失和者仅四十三年而已。”
因此,研究宋、辽、西夏三国关系,因当以宋辽关系为一个重要角度,缺少这一角度,便得不出立体的西夏外交变化;相反,研究西夏与宋、辽的关系,也十分有助于了解宋和辽的关系变化,两者相辅相成,对于研究这一三国并列的中华文化多元发展时期,实在是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
- 《荆棘之城》中莫德人物形象分析An Analysis of Maud’s Image in Fingersmith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