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沟开挖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7-20 15:28:52

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以前的城市标准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通讯管线、燃气管、供水管线等分属不同部门,很容易产生问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干扰,所以共同沟建设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1]。共同沟是地下空间的预制结构,可以容纳两条或者更多条的公用设施管线(如:通信管道、水管、燃气管道等)的构造物和其辅助设备,又称为地下综合管廊。目前,共同沟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城市的“生命线”[1]。目前来说,共同沟在一些地方开始普及,但是共同沟在我国还有许多问题,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有了地铁路线,给居民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共同沟的出现可能对地铁隧道有一些影响。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分析,发现共同沟在地铁隧道附近施工是否会造成地铁隧道部分区域承受土体压力不平衡而产生沉降或者其他不好的现象,从而进行论述,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共同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城市公用事业的地下空间过于拥挤。因此,未来可持续的地下战略将包括减少传统挖沟使用的能力。在上个世纪,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地区的共同沟作为解决街道地下拥堵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技术。共同沟是联合使用的地下设施,可能包含多个设施例如水,污水,气体,电力,电话和集中供热的各种组合或在某些情况下全部在一起[2]。与挖沟替代品相比,使用者的主要优势是对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它们的结构不存在工程性质的新问题。然而,实施这些共同沟最多的是首要成本,兼容性和责任问题[3]。由于协同效应,这些地下设施非常复杂且难以管理。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资本投资,应该在城 市规划战略的广泛背景下来考虑。它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标志,是未来节能的趋势和潮流[4]。这项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共同沟的可行性及其在城市地区的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都遇到了诸如人口密度快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展过快、土地短缺、人民生存环境质量降低等诸多问题, 如何有效的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 加强城市的立体化发展成为了各大城市急待解决的问题,帮助人民改善生活质量[5]。而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地下直埋管线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管理的日常需求,城市的能源的输送模式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所以才有共同沟的出现,共同沟(又称为“综合管廊[1]”)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直埋方式。

1.2综合管廊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2.1国外现状

共同沟首先出现在法国巴黎[6]。在1833年时候,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巴黎就开始在城市道路下建设了大规模的下水道网络,同时也开始建设综合管廊,该段最大的部分宽约6m,高度约为5m,并且容纳了供水管道、通讯管道及交通通信电缆等公共设施,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共同沟。目前来看,巴黎已经建成了一条超过100km的共同沟[6],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共同沟网络。

1861年,英国首都伦敦建设了一条半圆形地下共同沟,宽度约为3.66m。 1893年,德国为了汉堡地区的道路建设,与单侧人行道下的建筑相接,在人行道下建造了长约455m的给水管共同沟[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