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562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框架结构的发展及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1.1框架结构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而对于建筑评估要从它的使用性,耐久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而现在运用最多的要数框架结构。因为框架结构有着很多优点: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与其他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1.2框架结构适用的建筑类型
框架结构体系是骨架承重体系中最常用的一种。骨架承重结构体系与墙承重体系对于建筑空间的布置的不同在构思上主要在于用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梁来取代一片承重墙。这样原来在承重结构体系中被承重墙体占据的空间就尽可能的释放出来,使得建筑结构构件所占据的空间大大的减少,而且在骨架结构承重系统中,内、外墙均不承重,可以灵活布置和移动,因此较适用于那些需要灵活分隔空间的建筑物,如学校、医院、宾馆,或是内部空旷的建筑物,如商场、办公楼、体育馆,而且建筑立面处理也较为灵活[1]。
2.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2.1框架结构的优点
(1)框架结构构件类型少,设计、计算和施工都比较简单。计算中,框架是典型的杆件体系,近似计算的方法很多,工程中最实用的是力矩分配法及D值法,前者多用于竖向作用下求解,后者用于水平作用下求解;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2)平面布置灵活,采用隔断墙分隔空间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以适应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有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3)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南北向仙新路段主线第5联:32 53 32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H匝道H3联:4×30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东西向江北沿江段第10联:50.5 75 50.5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A匝道A4联:3×26米)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方案二)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方案一)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学生宿舍设计(方案二)文献综述
- 江苏邳州市中能医药有限公司物流园办公楼设计(方案一)文献综述
-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Design of Dormitory Building of Suqian Middle School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