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目的本设计的题目为江苏滩上运河大桥设计-方案A,自任务书下发后,经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了解熟悉各类桥型相应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加强对预应力技术、顶推等施工方法的理解,并从中找到运河大桥的最佳设计方案。
此外,在导师的指导之下,通过进行设计这一过程,能够充分加深掌握先前在书本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加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能够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水平。
等到真正在土木桥梁工作岗位上时,这些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悬臂梁桥对比简支梁桥是由一根两端分别支撑在一个活动支座和一个铰支座上的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梁桥,属于静定结构,是梁式桥当中应用最早、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桥型。
其优点是构造简单,架设方便,易于施工,结构内力不受地基变形、温度改变的影响。
其缺点是抗震能力较弱,若搭在超高墩台上,在超外力作用下安全储备较低,且随着跨径的增大,主梁跨中恒载和活载弯矩将急剧增大,导致自重和截面尺寸也相应增加。
所以,简支梁桥适用于中、小跨度的桥梁。
悬臂梁桥有单悬臂梁和双悬臂梁两种,一般为静定结构。
单悬臂梁是简支梁的一端从支点伸出以支承一孔吊梁的体系。
双悬臂梁是简支梁的两端从支点伸出形成两个悬臂的体系,其构造较为复杂,行车也不够平顺,目前已经较少采用这一桥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南北向仙新路段主线第5联:32 53 32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H匝道H3联:4×30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东西向江北沿江段第10联:50.5 75 50.5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A匝道A4联:3×26米)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方案二)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方案一)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学生宿舍设计(方案二)文献综述
- 江苏邳州市中能医药有限公司物流园办公楼设计(方案一)文献综述
-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Design of Dormitory Building of Suqian Middle School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