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沙塘庵新社区主干道沿街设计8文献综述

 2021-09-25 01:09

全文总字数:3792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自古以来,街道就是步行者的天堂。由于汽车的出现,城市的快速交通剥夺了人们在街道空间中的自由与祥和。而随着现代城市中心地区的功能衰退,人们愈发认识到将城市的开放空间还给步行者的重要性,并引发了在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适度人车分离的发展趋势。因此,把空间还给市民,改善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凝聚力,商业步行街的产生成了历史的必然。

1中国传统商业街的形成与演变

1.1点状的市集形式

我国早期的城市商业形式,主要是以市集和墟场为主,交易地点就是广场型的商市。据《易经系辞》中记载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从魏晋洛阳城以至隋唐长安城中,其城市中的商业都是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街区中,分东西两市,而市场仅限于城市内某几个里坊里。

1.2线状的街市

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发展使城市开始冲破《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约束,城市中逐渐取消了城市宵禁制度,陆续拆除坊墙,朱雀大街不再是宁静庄严的林荫大道,而是一派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景了,宋代的东京汴梁城出现如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熙熙攘攘的商业大街,取代了唐长安城中集中设置的东西两市。据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的描写:说明了宋代城市的街道两侧已主要由商业建筑所构成,除各行各业的店铺外,全城几乎遍布酒楼、茶坊和食肆,甚至还有不少的青楼。沿街建筑大部分都是楼房,楼与楼之间用飞桥(天桥)相通连接。街道不仅白天热闹非凡,夜晚也是灯烛晃耀,街道的繁华景象以及建筑的独特格局被展现得淋漓尽至。至此,在我国古代延续已久的里坊制城市那种固定的、作为点或面的集市宣告结束,演变成店铺沿街开设的线状的街市。

1.3小结

从传统步行街的演变来看,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发展是其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世俗生活丰富多彩,传统步行街的形式对发展民族风格步行街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但是其功能及尺度并不完全适合当今社会。

2西方国家传统商业街的形成与演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