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图形创意与装置视觉设计文献综述

 2022-04-27 20:20:54

文献综述

由于信息技术的空前革命,一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型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在高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下,对社会文化价值进行了戏谑和反思,因此它们被标以“赛博朋客”(Cyberpunk)。[1]塞博朋克是由“Cyber与朋克文化的Punk”组合而成的义。“cyber源于控制论(cybernetic),最初由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发表的文章《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中提出,被广泛用于信息科学研究中,由原有的“网络、高科技的含义衍生出“黑客、虚拟数字网络。“Punk”是20世纪60年代源于摇滚音乐并迅速在社会蔓延的朋克文化,是一种多元的对音乐、服装与个人意识主张的广义文化风格的集合。美国作家 Bruce bethke在他的作品中首先使用了“塞博朋克”这个词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学范畴。这些作品大多是从科学和技术幻想开始,用于表现未来社会打破了人们对科技改变未来的美好幻想,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精神荒芜、科技犯罪猖獗的混乱景象。赛博朋克中所蕴含的悲观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乌托邦文化气息,以及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新旧交替的对抗阶层之间的冲突表现,使它不仅受到了艺术界的追捧,更突破了科幻领域文学形式,向多领域方向发展,成了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首先,从理论意义上看,“赛博朋克”作为一种亚类型,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最高表达.杰姆逊在1984年就已经从整体上后现代文化的构成特征,其中包括:新的无深度感、微弱的历史感、新的崇高或强度、新的空间经验、前面的特点与同时代的新科技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3]而这些特点都出现在了赛博朋克之中,就连英国学者安德鲁布特勒也曾指出赛博朋克是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元素,它不仅四处溢满着异化、碎片和衰败,它所展现的主题更是与鲍德里亚、福柯等人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不谋而合,无论是赛博朋克所探讨的技术朋克亦或是赛博朋克文化与其所传达的反叛精神都与后现代社会文化理论息息相关,因此在讨论后现代空间与文化时,赛博朋克成为了最好的例证,[4]其次,就赛博朋克这一类型的影响力与代表性而言,赛博朋克文化已然成为了人工智能科幻的先锋梯队,它不仅有较为成熟的类型化框架,而且无论是在主题表达与角色塑造亦或是视听风格上都呈现出极为特殊的风格,因此梳理这一类型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风格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社会文化与其中的所蕴含的哲学化主题,有利于发现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扩展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由于西方长久以来所保持的科幻创作传统,他们对于赛博朋克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深度,在西方,赛博朋克吸引了社会学、文化研究、哲学研究等多个领城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反观我国对于赛博朋克作品的研究却一直不温不火,不仅研究的较少,同时也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因此,从理论意义上讲,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赛博朋克无疑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主体,因而需要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度。([5]赛博朋克电影作为科幻电影类型的重要子类型,是当代世界电影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上世纪末以来,赛博朋克电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赛博朋克文化热潮,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赛博朋克电影既包含了科幻电影的基本要素,即对科学的或技术的预想跟想象性的推测,也具有显著的人文关怀的特点。这一类影片很好地将哲学层面的思辨和高水平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带给观众视听审美上的愉悦的同时,使观众注重挖掘影片中的各种意象符号所包含主体性异化的深刻含义,这也是这一类型影片具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其次,从实际意义上看,“赛博朋克文化构建了一种类似实验室的实验,将新体系的地理文化光谱和宽带记录了下来,就像新星的爆炸一般,散发出各种未知的信号与新的被人工区分的族群.”这里的信号是由赛博朋克本身的设定元素所传达出来的,诸如大脑移植、人工进化、环境恶化、高犯罪率、公司极权等,而被新的人工区分的族群在赛博朋克中则具体指人机一体的仿生人、义体人与克隆人等新式后人类族群.其中,“新式族群”不仅为探讨人与机器人的认同关系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折射出了人类自身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更加成为了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核,即对于“我是谁”与“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的终极思考。[6]而例如环境恶化、黑客犯罪、公司极权等未知信号虽然描述的是未来的都市景观,但它所阐述的后现代主题却映射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些信号所描述的未来世界即将成为甚至已经成为现实中的世界,所以面对被技术元素包围的生活,赛博朋克文化不仅揭示了唯技术中心主义的危险后果,并且使人们赤裸裸的看到了自己的焦虑与恐惧。[7]

其实,赛博朋克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它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的审视和批判。传统的西方哲学注重理性,推崇科学技术这种话语,但是赛博朋克文化不仅突出了理性的地位,并且将理性与非理性所结合起来,将高科技结构与街头混乱的亚文化混合结合巧妙的结合了起来。同时又全面的融合了高雅与低俗复杂与简单、文明与野蛮、卓越的技术和大众的摇滚,形成了极具赛博空间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使得我们重新去评估时间、现实、物质、社区和空间等概念,而其中“高科技,低生活( high-tech, low life)”的状态,更是对当代科技、文化现象的想象性延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赛博朋克不仅揭示了新技术所带来的文化意义,同时还凸显了对于地下朋克以及亚文化的关注。

用塞博朋克主要视觉元素来表现未来的多元化融合和冲突虚拟与现实的相结合营造出光影迷离的科幻世界展现塞博朋克世界的独特也是人类对技术的最后抵抗。运用害博朋克多元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平面设计中对于美的迫求和对事物的认知是无止尽的。其在平面设计中对元素进行恰当的运用和衍生通过美学表现特征展示它的世界这是塞博朋克平面艺术创作灵感来源的一部分塞博朋克有感世忧时的诉求,符合假设现实主义的风格,即将实证科学的认识论框架运用于对未来的假设性投射”。它视科幻小说中外星人和外太空为陈腐想象,呈现出正在转角处等待着我们”的未来世界。这种切近的时间矢量中除了有现实关怀,亦含有想象,推演的是一段尚未完全展开的时空。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未来进行长而冷静的凝视”对塞博朋克中未来社会的走向进行考察,以辨析它与我们人类命运的前景。

在人们沉迷于日新月异的电子科技的背景下,赛博朋克用令人迷惑的方式将理性与非理性、新与旧、思想与肉体合并,将高科技的高效率的结构和街头亚文化的无政府状态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黑色科技与虚拟现实并行的“矩阵”世界。即高科技低生活的生存基调和“待人如鼠”际准则下的信息化社会。[8]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有利亦有弊。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新的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的途径,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效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众多便利的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科技对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似乎同样越来越让我们难以承受,让我们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生存困境,甚至不得不让我们付出成倍的代价和加倍的回补,才能平复那些提高和改善提高背后的塌陷和毁损。[9]人类展望未来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我们自己对过去和现状的理解,这一点我认为毫无疑问。每一个讲述未来可能性的故事,不管是人口统计学家预测从今往后10年的人口数,还是一个有推断力的作家想象的下一个千年,都是人类历史某些方面的投影。在每一个例子中,我们所展开的理念和想象的行为都源自我们当下的经验以及我们对于过去的了解和解释。

人们沉迷于塞博空间构建的虚虛拟现实与仿真游戏,甚至连记忆都趋于电子化。赛博朋克为浸淫在华丽的网络空间中逐渐模糊现实与虚幻的人类提供了一个自我审视的机会,以创造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世界的方式来警醒世人任何一种进步都存在弊端,塞博朋克提出的问题都是人类在未来即将遇到且无法回避。人工智能正在以超乎人类想象和把控的速度向人类社会和文明渗透,或许一个不经意的转身才发现人早已身处科技的围城之中。因为科技,人前所未有得感受到了自由,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依赖,人不过是捆绑在全球巨大网络上的点与点的存在。造物者或操纵者的身份在人还未意识到之前早已悄然转变人工智能还在向逼近完美的方向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已经是当下,人工智能似是成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在这个时刻,人已经迈向了自我塞博格化,在身体层面接受某种控制。更进一步地是预示了一个未来,一个人在精神意志层面受到控制的可怕未来。[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