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宅”插画及衍生设计文献综述

 2022-02-20 20:34:41

文献综述

“宅”一词起源于日本,由日本著名漫画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提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传入中国。随着中国互联网、快递业及虚拟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新冠疫情期间,更多的人选择居家办公,“宅生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新冠疫情期间,人们虽然不能外出,但丰富多彩的“宅生活”,使人们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插画记录下人们丰富多彩的“宅生活”状态,传达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好好的感受和享受生活,“宅”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插画设计就是把各类文字语言、艺术家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艺术美学的观念等转化为平面作品的一个转变过程。不管是怎样的创作理念与创作载体,插画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插画是从绘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从远古壁画到西欧文艺复兴的美术作品,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转变历程,插画真正的从绘画艺术脱离是从19世纪开始的,随着着报刊与图书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插画渐渐从绘画艺术的范畴内独立出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应用学科。20世纪到来之后,影视和数码产业蓬勃发展,插画的表现内涵飞跃拓展,如今插我们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插画出现的影子。

插画是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常以其直观的形象,有趣的画面和故事情节以及真实的生活感和感染力来进行表现。插画相对于纯艺术类的绘画来讲,纯艺术多数不是普通民众来评判其好坏的,基本上是由专业的刊物和艺术批评人来评判。相对而言,插画更加便于理解,比较接地气,不仅社会大众容易接受。

对于插画设计的基本概念,肖艳、姚惠在《插画设计艺术研究》[1]中这样写:“插画”在拉丁文中有“照亮”的意思,插画可以使文字的含义更加明确、清晰。在辞海中,插画指附在书中的图画,有印在正文中间的,也有在插页应用的,对正文起补充说明或欣赏艺术的作用。它有三重含义:一是插图,图解;二是例证,实例;三是举例说明。绘画和图表等视觉造型多用于图解文字、装饰文案以及补充文章内容,这些艺术形式均可称为插画,它能将文字形象地表现出来。插画的优点在于可以呈现在摄影时难以捕捉的影像。插画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人物的、写实的、黑白的、彩色的、运用材料的、摄影的、软件制作的,只要能够形成图形,都可以运用插画制作。

在插画和插图的概念区分上,在大家的眼里,他们是差不多的性质,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插图是包含在插画中的。李华在《现代插画艺术的无界化研究》[2]中写到:插图从功能上分为技术图解和艺术插图两大部分,技术图解是用图形为一个主题做出解释说明,有着从属性的特点,而艺术插图则是根据文字理解后再进行创作。现代的插画范围更广一些,它不只是作为“插在文中的手绘图画”出现,插画艺术家们渐渐不满足这样狭隘的形式,借用各种技术手段,依靠各种媒介,使插画成为一种风格多样可以独立出现的艺术形式,突破了插画的从属性,在不依靠任何文字的基础上也可以传递信息,内容多样,可以是为了某个社会或商业活动、记录某个事件而绘制。

插画设计的表现风格多样,郭燕龙在《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研究》[3]中进行了列举:

1.抽象表现风格

抽象风格的插画作品是相对于写实风格的插画作品而言的,是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主题的艺术方式。抽象表现风格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追求。抽象表现风格注重形式更甚于注意内容,创造出独特的绘画语言,以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对作品的独特体验,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动和美感,可以给受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和想象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