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年人的城市广场坐具设计——以宜兴市为例文献综述

 2022-05-23 09:05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老年群体越来越庞大。预计到21 世纪中期,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可达全国人口的 34% [1],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随之而来,老年人对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与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目标契合。目前我国各学者针对老年人居家家具的设计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对老年人在城市广场中频繁使用的户外坐具方面还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针对该现象,本文旨在探索当前老龄化社会中城市家具设计思维的转变,从面向老年人的城市广场坐具入手,通过对老年使用者的需求分析和体验反馈,尝试在现有的广场坐具基础上,提供一种改进的设计方案,满足适老化需求,让老年人享受更舒适的晚年生活,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社会的进程,构建“以人为本”的平等和谐社会,同时为后续的城市家具研究做出一些理论帮助。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无障碍城市的国内外研究

无障碍设计(Barrier Free Design)源于1974年的欧洲,名称的英文直译就是消除障碍,目的是消除对使用者构成障碍的因素。

美国于1961年制定了世界上首个“无障碍标准”,出台《美国公共建筑通道及使用国家标准》,这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利益的新局面[2]。随后的几十年,日本、瑞典、英国、丹麦等国家都陆续制定了相关无障碍设计的法规条例,如日本于1973年实施“福利城市政策”,瑞典于1975年颁布《建筑标准法》,西德于1973 年制定 DIN 18024.B1 身体残障者的公共设施、B2 高龄者的公共设施[3]hellip;hellip;这些法规条文推动了无障碍环境的形成,使得无障碍城市逐步建立起来。德国目前的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优异。其自2002 年出台了《联邦残障人士平等法》后,于2006年又颁布了《联邦机会平等法》。在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共同努力下,德国柏林市已完成了全市无障碍设计改造的建设,是无障碍城市构造的模范代表[4]。国外学者对无障碍城市的研究也做出了卓越贡献。Diana.Y.Castans1985年的著作《针对老人的场地规划和设计:问题、导则和方案》,是第一部将户外空间规划设计与老年人需求联系起来的书籍;英国建筑学者Elizabeth Burton和Lynne Mitchell[5]所著书籍《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中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正常户外活动需求进行观察分析,提倡从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的角度建设“生活街道”。总体来说,发达国家在城市无障碍设施方面的研究已较为规范。

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无障碍设计的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1986年颁布了第一部《无障碍设计规范》。因此,我国的无障碍城市建设也相对滞后,与无障碍建筑基本同时期开始。1996 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表明我国已开始重视老龄化的问题,1999 年颁布了《老年建筑设计规范》,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对其居住建筑及环境的设计进行完善,将城市环境的建设与老龄化问题结合起来[6]。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召开对该城市的无障碍建设提出了世界一流标准的要求,地方政府将无障碍地方法规标准体系与国家标准相结合,促使北京成为了中国无障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标杆[7]。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无障碍城市建设也有了进展。李倩[8]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城市街道进行研究,关注老年人这一社会特殊群体需求,明确了生活性街道的设计目标;王欢[9]以南京为例,对建设适老化的城市公园绿地进行全面分析,为在老龄化社会中能够科学开展城市规划、进行园绿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进方法。

2.2适老化家具

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及日本,由于比我国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又基于无障碍设计的推行发展,在适老化家具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美国和日本开发了专供老年人使用的住宅设备应用于老年公寓。美国学者Ahasan R等[10]强调了残疾人、老龄人等特殊人群的人体工程学数据对优质家居住房的重要性;Philipp Meuser[11]以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分析了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居室中的适老化设计要点;Eckhard Feddersenh[12]等针对失智老人,对智能化老年家具进行了设计说明。美国建筑师协会专门推出《老人公寓和养老院设计指南》,向如敬老院、老年社区等提供养老家具等一系列设施的帮助。日本高龄者居住研究编著的《住宅无障碍改造设计》中提出了从老年人身体变化的角度对家具进行“无障碍改造”的观念[7]。日本为照顾老年人及一些残障人士,专门设计了“福祉家具”,获得国际好评。德国的弗罗姆霍茨家具公司则专门从事适老化传统家具的生产[13]

1999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对老年人人体机能变化的了解已逐渐深入完善,侯曼等[14]通过 30s 坐椅站立实验,得出老年人下肢的力量及功能会随年龄增加逐渐衰退;黄海静等[15]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用眼行为展开调查,得出老年人视觉变化特征。但针对老年群体的人体工程学数据,仍处于十分有限的境地,使适老化产品和空间环境的设计进程发展缓慢。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与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为填补该资料缺陷,联合创办了“适老环境与人体工程学实验室”,余漾等[16]研究人员测量得出了华中和华南两个地区的老年人人体尺寸数据,为适老化家具等产品设计提供了尺寸参考;李梦晨[17]对广东老年人人体数据进行采集,作为老年人无障碍助行器的人机原型设计,提高了产品设计的舒适度和可靠性。适老化设计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更注重老年群体的心理与行为需求。张军等[18]指出情感化设计在适老家具形态表达上的重要性,能够凸显老人的心理涵养与精神内涵。刘俊岚[19]根据无障碍设计等原则,从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行为需求以及生理特点等角度,对适老化设计进行了要点总结,并应用于衣柜与床类家具;庞晓龙等[20]重视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将当地传统文化融入进了卧室家具设计中;张根磊[21]以居家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老人心理需求的脉络,以家具的物质功能、材料选用、色彩搭配等为依托,总结出了以情感补偿为核心的康复性养老家具设计要点,有利于帮助老年人获得满足感与自我实现感。

三、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