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心“毅”意》——沥粉绘画设计文献综述

 2022-02-21 08:02

《“疫”心“毅”意》——沥粉绘画设计

——文献综述

一、引言: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时代的变化,也正是因为如此,传统的装饰艺术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科技影响下艺术,例如参数化设计,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艺术形式,给人感觉很震撼,体量的庞大也注定是传统艺术所不可企及的,但传统艺术的越来越少也让他变得被人们重视,这些传统艺术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我们将寻求更多的方法与技术来延续传统艺术,并且适当加入现代元素,让它不仅传承下去,并且熠熠生辉。所谓的沥粉绘画,是以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之一。

据传远在战国时期,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已具相当水平,为了免遭风雨侵蚀,漆工艺人往往在建筑上抹漆彩绘。到了清代建筑彩绘已形成了一种等级制度,主要用在宫廷,寺庙等建筑上的装饰艺术。不仅如此,沥粉工艺在古家具(以及木雕,泥塑人物的装饰中也屡屡可见。作为一种工艺装饰的画种,它从建筑和家具中走来,却是近年来的新鲜的事物,它突破传统模式,从古建筑上单纯的描绘程式化或象征性的图案纹样,表现艺术构思而形成了一种用沥粉工艺完成的绘画即“沥粉画”。它以独特的工艺效果和浓厚的装饰趣味给人以视觉享受。以凸出的线条为作画媒介,润色时是色与色之间的界限。沥粉画材料需要特殊配制。作画时,根据构图要求使沥粉材料从工具口中沥出在画布或画板上。沥粉线条的粗细均匀全是手上工夫。虽然沥粉画创作过程是脑与力相结合的过程,但沥粉材料的稀稠适宜也是作画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在艺术风格上强调装饰性。由于沥粉画是以凸出的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制作者在体现自己的艺术创意时,往往以我国传统图案为主要造型手段。并且吸取民间艺术的特点,在形象刻画和色彩处理上可根据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加以适当的变形和夸张,力求动与静,疏与密,简与繁,以及黑与白,冷与热等艺术要素相结合。有时为了更好的表现艺术效果,制作者在作品中往往贴金银箔或嵌以其他多种特殊材料,使画面更加富有装饰情趣。

二、研究背景:

沥粉贴金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是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一门工艺技术。而装饰绘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绘画,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及绘画方法的不断创新,装饰画的创作形式日趋多样化。在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沥粉贴金工艺的材料和技法也日趋多样化。在此条件下,艺术家们对于用各种材料和技法相互融合的方式创作,已经成为装饰绘画的某种发展潮流。本文以沥粉贴金这一传统工艺为切入点,以本人的实践创作为例。通过沥粉贴金工艺在装饰画中的应用与研究,突出沥粉能在画面上凸起线条从而产生立体感的这一视觉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学习借签相关图书文献以及询问老沥粉匠人口述的传统技法要领。加上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尝试掌握沥粉技法的精髓之所在,并对沥粉材料的调配比例和用法进行大胆的尝试,从而运用在自己的毕业创作中。读研期间在导师的启发下,我开始学习研究沥粉贴金这项民间艺术,加以不断实验和创作,以及感受它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随着自己对历朝历代沥粉工艺的考察和研究,慢慢领悟其中精华,对技法的掌握也渐渐熟练。三年时光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它激励着我更加深入的学习沥粉贴金的相关知识。作为民间工艺的流传,我国对沥粉贴金传统工艺的研究相对较少。就目前查阅到的沥粉贴金的图书与文献来看,由孙薇R主编的《壁画设计》第六章壁画的制作工艺的第四小节沥粉贴金壁画的制作工艺及技法中讲述了沥粉贴金的历史和制作工具以及制作方法。王书杰”主编的《中国传统绘画材料技法》和唐鸣岳'主编的《蓬“壁”生辉—壁画实验教学》中对沥粉贴金的基本制作技法包括粉泥的配制、沥粉方法等做了专业的阐述。这些书籍都只研究了沥粉贴金中沥粉的材料调配、沥粉的技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却都没有提及到对沥粉技法的开发和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我国沥粉贴金工艺的学习和认识,尝试在毕业设计中讲行创新。把沥粉贴金能在画面上描绘出有立体感的金线这一有浓厚装饰感的艺术效果运用在唐卡的绘制中,从而更加突出唐卡极具形式美感的线条。本人相信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希望此次尝试能为沥粉贴金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出一份力。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