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竹》——竹编工艺参数化设计文献综述

 2021-12-31 11:12

全文总字数:2822字

《素竹》—竹编工艺参数化设计

  1. 引言: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新的作品在缓缓冒尖。

二、课题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内:现今国内竹编的发展前期比较艰苦,大量的数字化机床产品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传统竹编家具很难再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而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竹编产品却没有任何的创新和发展。编满碗口的杯子、粗编的熊猫花瓶上、有简单图案的茶具,这样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我国国内竹编家具正处于艰难的转型阶段。

国外:外国主编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和日本,其中日本竹编工艺由中国竹编有着相似之处,但是,近年来,西方对这种复杂精细的艺术形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有些艺术品售价甚至高达上万美元。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日本竹编艺术:修道院收藏”汇集了七十多件竹编艺术品,这正说明了海外对竹编艺术的兴趣,可以说,在海外的热潮甚至超过了日本本国。

  1. 研究主要成果:

利用现代技术将传统竹编中的造型语汇经过在电脑中转化为表达出新式的造型理念,摆脱传统造型的束缚,再经过科学的工艺制作出新式的竹编工艺。这是一个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创新与实用是该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现在国内的竹编工艺正在处于转型阶段,创新转变是该工艺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而且数字技术与传统家具的结合给竹编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竹编在中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作为家具设计再中国的传统手工艺的历史长河中记录和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后来它变成了千百万中国老百姓逢年过节家中必不可少之物,再后来竹编工艺慢慢被现代工业批量化生产所慢慢取代,然而无法被代替的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有着特殊的表现力,竹编工艺作为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 希望可以在结合传统与现代造型学习的过程中,让竹编工艺不断推广开来被社会认可和重视。

  1. 发展前景:

创品牌,打造精品,已成为新时期竹编工艺品生产的一个亮点。至2005年,在国家级、省、部级工艺美术大展、大赛或博览会上,东阳竹编工艺品共获奖项95件,其中金奖以上42件、银奖18件、铜奖15件、优秀奖20件。获奖成绩在全国县市级竹编同行中遥遥领先。其中何福礼的竹丝白鹤鼎、大象、咏鹅图、哪吒闹海等金奖作品,卢光华的大型竹编壁挂《兰亭序》、百马图、威虎图、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书法、立体竹编《唐寅山水画》等金奖作品,徐经彬的千禧龙盘金奖作品,都在各自的工艺领域中达到了出类拔萃的艺术高度,为全国专家、行家和广大群众所称道。其中卢光华的《兰亭予》、《八骏图》和何福礼的《八仙竹丝花篮》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