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代私家园林主人身份变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18 08:07

南京明代私家园林主人身份变化研究

摘要:中国园林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空间艺术、造型艺术、构景艺术,其构造特点和艺术风格受到幅员,体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明代文人私家园林多为小圆,占地少者不足一亩,逾百亩者已不多见。具体而微,或者说以小见大、壶中翻奇、芥子纳须弥、咫尺含千里,是明代私家园林空间格局的显微特征和造景艺术的重要法则。

明后期也是文化艺术大普及也是园林建筑大繁荣的时代,在当时官宦富商、文人雅士、山人隐士乃至一些平民中,都有喜好园林的角色,或者㽎爱殊深以致成为“园癖”。知识阶级中的园林主人有官绅文士,也有布衣名士、如陈继儒、施绍梓、李流芳、赵宦光等都未出仕,陈有白山石房,施有西余别业,李有檀园,赵有寒山别业,也有平头百姓,利用宅前屋后空地开辟小园的,若无力筑园,则设盆景,以点缀蓬户寒斋。

关键词:明代 私家园林 空间格局 以小见大 大繁荣

一.引言

明清两代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繁荣时代,在明朝,皇家苑圃和私人园林的数量、规模都大大超越前代,特别在绘画、诗文影响下,在意境设计、气氛渲染上有着不少值得重视的创造。其中,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当时世界第一大城镇,当时的繁荣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对于私家园林的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园林为综合艺术,其间又融合绘画、书法、诗歌、工艺诸因素,取自然之势加以人工之创造点缀,成为优美之游乐环境。私人园林不若皇家宫苑占有广阔之地,但更注意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丰富的景区,以创造动人的意境及无穷的变化,如入园处必曲径通幽,穿过花石小院渐入佳境。在明清时期,私家造园之风兴盛,尽管此时私家园林多为城市宅园,面积不大,但是就是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却营造出了无限的境界。正如清代造园家李渔总结的那样:'一勺则江湖万里'。

本文将主要介绍明代私家园林风格变化及其主人身份变化的相关研究,综述相关的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