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下区域绿地现行规范体系研究初探文献综述

 2022-07-07 13:10:19

文献综述

本文献综述是在查阅大量期刊、出版书籍和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述评。文献来源:中国期刊网(CNKI)、Web of science

毕业论文题目:新版《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下区域绿地现行规范体系研究初探

1 研究背景

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形成了城市与乡村发展的 “二元结构”,城乡关系涉及到的城市和乡村两个主体,是两个有密切联系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文化事业、社会保障措施甚至政治生活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的社区或社会单元,所以这种“二元结构”割断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络,减缓了城市化进程,且由于乡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

在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这一情况出现转机。而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属性和作用,它对于合理引导城市用地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作为一项指导绿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的行业标准。该标准将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细分成了四个大类,并下设中类和小类,而对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对城市生态环境、居民休闲、景观风貌有着直接影响的绿地统一概括为“其他绿地”。2014年在初版绿标的基础上,历时三年修编成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并于2018年6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一个重点便是加入“区域绿地”大类。“区域绿地”是对旧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其他绿地”的细化升级,对新时代下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风景园林法律法规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建立和完善风景园林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区域绿地”作为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出现不久,其下属的中类、小类绿地囊括范围较广,涉及的公园类型较多,相关法规条例众多,但在新时期和新的绿地分类情况下,现行的配套规范能否满足区域绿地的内在发展需求值得研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