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村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性更新设计:历史文化景观文献综述

 2022-04-01 21:37:51

本科生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呈坎村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性更新设计:历史文化景观

摘要:通过对呈坎村历史各方面的调研研究,了解保护更新呈坎村的方法。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更新保护;呈坎村

  1. 前言

古村落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通过对徽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呈坎村进行调研和分析,围绕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性更新设计进行创作,进行更新概念的设定。

  1. 正文

国内外研究综述

呈坎村是古徽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千年文化古村,呈坎村内有燕冀堂、后罗祠等风景名胜和罗东舒祠、呈坎村古建筑群等文物古迹。对呈坎村的保护改造是对徽州传统古村落改造保护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保护改造呈坎村首先要充分了解呈坎村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下文是对呈坎村历史从人文、地理和村落空间形成方面的研究概况。

在人文上,杜刚,魏灵水在《徽州歙县呈坎前罗、后罗宗族发展的差异性》中说歙县呈坎的罗氏来源于江西豫章罗氏, 自唐末迁徙于此, 内部逐步形成同根的前、后罗宗族。倪琪,王玉的《中国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提出共通的信仰和血缘,共同认知的地缘意识三种观念扭结了在一起。基于这样的思考形成了同心圆状祭祀圈,村落以及住民文化也以此而衍生出来。形成总祠堂—支祠堂—个体家庭的隶属关系。前后罗氏分别从商和从儒。转折为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曾经由官僚、文人、商人构成的村落完全蜕变为以农民为主的村落,村落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农业生产需要的空间逐渐地增加了。在传统住居的内部,原来由一个家庭所拥有的住宅住进了非亲缘关系的几个家庭,首先空间失去了自律性。然后向农村村落的转化所带来的情况是,住居内部变化成为具有公共意味的住宅,内部空间的'场'均为各个家庭的生活和生产劳作空间所占有。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新建住宅中内部结构开始进行改善。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确是使得旧有的居住空间不太适应今天的生活需要,这种情况还会持续的发展,在传统村落中表现出了巨大的矛盾,急功近利的思想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破坏千百年的文化积累。如何在延续村落形态自律性的同时提高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是需要有系统性的工作策略和方针来指引的。

从地理上看,倪琪,王玉的《中国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提出村落景观的营建风水理论是重要的基础。村落营建是对周围的山形地貌、河流植被、道路等的精心评估下选定的,并且对所能反映的意义也极为重视。不仅仅是物理条件良好的环境进行评价,对能否满足心理场的评价也同样的重视。倪琪,王玉,菊地成朋在《中国徽州地区以水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空间构成原理—黄山市徽州地区呈坎村的调查报告》提出由于对风水的信奉,龙溪河曾被改道。今天的呈坎村水系是从明代到清代逐步形成的,村民对其的使用也持续了几百年,直至上世纪 50 年代。建国后,在社会体系转换的同时,住居体 系也发生了变化。截至现在为止,呈坎村的水系已有一半处于毁坏、荒废的状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