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质量评价系统构建研究:以南京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14 20:20:11

目前,国外对城市公园量化系统的研究较为成熟,国外学者开发了众多的环境评价工具,以通过捕捉空间属性实行定量分析。如Shuolei Chen、Ole Sleipness、Yannan Xu、Keunhyun Park、Keith Christensena在《A systematic review of alternative protocols for evaluating non-spatial dimensions of urban parks》中,分析和归纳了城市公园非空间维度(包括质量、使用和效益)的不同评估方法,探讨了从现有规程中如何衡量公园非空间维度、有哪些局限性,并对未来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评估公园质量和使用的推荐协议列表。Brian E. Saelens等的《Measuring Physical Environments of Parks and Playgrounds: EAPRS Instrument Development and Inter-Rater Reliability》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全面和详细的公园和游乐场评估工具——EAPRS,包括在16个部分内的751个项目。Nicole Edwards等在《Development of a Public Open Space Desktop Auditing Tool (POSDAT): A remote sensing approach》中利用各种类型的空间参照数据、卫星数据、航空影像和政府网站公布数据等来评价实体环境,开发了“公共开放空间远程桌面评价工具”(POSDAT: Public Open Space Desktop Audit Tool),可以为大量的空间研究提供快速便利的评估结果。Elaine Hoffimann 等在《Development of a smartphone app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ublic open space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 instrument for health researchers and urban planners》中在POST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免费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保留了POST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增加了基于应用程序的数据审计和分析功能,并开放应用程序代码其他开发者也可以对程序进行调整和改进。Gina M. Besenyi 等在《The Electronic Community Park Audit Tool (eCPAT): Exploring the Use of Mobile Technology for Youth Empowerment and Advocacy for Healthy Community Policy,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中在CPAT的基础上创建了eCPAT,并探索使用移动技术,让青年参与健康社区的宣传和参与式行动研究。 Alessandro Rigolon和Jeremy Neacute;meth在《A QUality INdex of Parks for Youth (QUINPY): Evaluating urban parks throug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中主张结构化游戏的多样性应该是衡量儿童活动的公园质量的重要标准,球类运动场、游乐场等设施可以支持儿童在QUINPY中的体育活动。从文献中不难看出,多数评价公园质量的协议多从身体活动的角度出发(Bedimo-Rung等,2006;Broomhall等,2004;Kaczynski等,2012;Lee等,2005;Saelens等,2006)。这些协议根据测量项目对人们身体活动的贡献,对测量项目的重要性进行了更多的加权。然而,一些可能不直接有助于人们身体活动的项目可能对其他公园活动很重要,但在这些协议中被忽略或加权的重要性较低。同时,这些协议多由全球西部地区构建,超过半数由美国制定,而在亚洲或非洲则完全没有相关规定。大多数协议的目标人群设定为一般大众,有少数针对某一类群体,如青年(Bird等,2015;Crawford等,2008;Rigolon和Neacute;meth,2018;Van Hecke等,2018)。,但除此之外没有针对其他群体如老年人来单独制定的协议。一个公园的质量到底优劣与否,实际还是要看该公园的实际使用人群的观点,如临近居民,而大多数协议的最终评价多以观察者的判断为依据,,而只到访过寥寥几次的观察者的感受与实际经常游玩的居民的观点很可能是差异极大的,这是目前多数协议中没有正视的问题。在目前现有的协议中,对于宠物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协议认为宠物和宠物粪便对公园的质量是有损害,禁止宠物入内可能会提升公园质量(Bedimo-Rung等,2006;Bird等,2015;Lee等,2005;Troped等,2006)。而有些协议认为允许宠物入内的公园恰恰是公园质量的体现,此举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交流(Byrne等,2005;Saelens等,2006)。以上列举的种种问题与分歧都是我们在制定适合中国的城市公园量化系统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西方国家与中国是存在差异的,需要我们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迷信西方权威。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公园量化系统的研究尚少,多针对某一因素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没有形成完整全面的城市公园量化系统。孙喆、阿拉太、张珣在《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公平性量化评估——以北京六环内公园为例》中,借鉴经济学领域的基尼系数概念,探索了以住宅小区公园可达性为基础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量化评估的技术方法。杨晓春和裴晓晨在《公共开放空间远程桌面评价工具评介》中介绍了Nicole Edwards研究团队开发的POSDAT工具的起源、方法以及运用上的优势和局限性,并结合国内信息建设现状,展望了 POSDAT 在我国的应用可行性。王子尧、高宇、王向荣在《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使用状况与影响因素量化研究》中利用大数据进行城市规划研究,以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为主的多源大数据,立足于人群需求对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子进行量化评估,并针对不同的公园类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最后基于以上的成果,对未来不同类型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参考性建议。符兴源、刘帅、温琦、于帆在《城市公园绿地质量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以哈尔滨市为例》中通过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城市公园绿地( urban green space,UGS) 规划位置、环境质量与活动人群特征等因素与青少年体力活动( physical activity,PA) 的相互关系,探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环境设计方法。杨阳、唐晓岚在《南京市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的视觉质量评价及因子分析》中以南京市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对景观视觉质量展开评价,分析影响视觉质量的因子及核心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把影响因子转化成核心特征指数;结合眼动分析图和特征指数分析影响风景林视觉质量的核心因素。不难看出,中国对于城市公园量化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仅针对某些考量因素进行了具体研究,尚未整合出完整的公园量化体系,本文旨在高度整理概括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索此前未有的 新评价标准,并最终形成适用于中国的城市公园量化系统。

资料编号:[2629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