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选择与就业心理分析——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1-12-21 21:35:48

全文总字数:3434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向高等教育投入的资金和师资比重逐年增加,有了国家强有力的支持,高等院校的大门也向越来越多的学生敞开,现如今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也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当这一庞大群体集中涌入就业市场时,会导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再突出。

其次,由于高校开设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很多学生到大四毕业阶段会因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不相匹配而感到无所适从,由此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就业心理。

再次,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选择在大四阶段开展,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大一到大三的阶段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他们会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就业选择时感到迷茫。

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一次极大的考验,就业选择和面临就业时的心理状态也较往年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通过研究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心理,并将其与疫情前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使高校能够及时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就业指导工作做出必要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就业需求,使毕业生们能够更加从容的做出就业选择,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就业心理。

二、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近五年核心期刊上主题为就业选择与就业心理的文章进行整理和归纳,笔者将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划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1.客观影响因素黄朝阳在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时会受到地区、单位性质、专业匹配程度、薪资和行业发展前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1]。

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祝欢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不同受到个人及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影响[2]。

温光耀认为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父母职业及收入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城市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校级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去向,知名学校如985211大学的毕业生倾向于去更发达的城市[3];社会政策如人才激励、落户和再就业等政策的落实会改变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毕业生愿意到潜力更大的新一线城市而非政策吸引力和城市发展水平低、公共服务不完善的中西部城市[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