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复合型围堰对水质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04 06:07

太湖复合型围堰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长期以来,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着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开展该生态系统的野外监测和提升监测水平十分必要。通过多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比湿地内外水质的差异,并试图找出不同水质指标变化的规律(季节变化,年度变化等),分析水质监测指标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寻找各个水质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监测的多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复合型围堰对湿地公园水质的影响。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湖泊中储存着地球上大部分淡水资源,湖泊具备多种功能,包括供水、调蓄、生态等,湖泊生态系统对自然界和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排入湖泊,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许多湖泊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危害,是国内外水环境研宄的重要内容湖泊富营养化是由于氮磷等营养盐浓度过高而导致水体生产力变大的一种水污染现象,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湖泊为磷限制,少数湖泊是氮限制。富营养化的标准一般是总磷浓度超过0.035mg/l,透明度低于3m。湖泊的富营养化是一个相对较为漫长的过程,但是人类活动干扰大大加快了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原本在自然条件下数千年才能发生的改变,由于人类活动的千扰可能在短短数十年就发生了。湖泊富营养化会带来多种危害,包括藻类的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体中的DO,使得DO浓度大为减少;藻类聚集后会在水面上漂浮,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干扰其他植物的光合作用;某些藻类可以发出腥臭味,影响水体的景观等价值;有些藻类还能释放有毒物质,导致鱼类等生物的死亡[1]

我国湖泊众多,共有2万多个,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为主,东部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分布着大量淡水湖泊,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很多湖泊已经达到富营养化状态或正在向富营养化演变中。根据《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118个湖泊中全年总体水质处于Ⅰ~Ⅲ类的共28个,Ⅳ~Ⅴ类的有69个,劣Ⅴ类的有21个,分别占了评价湖泊总数的23.7%、58.5%和17.8%;主要的污染物为TP、CODMN和NH3-N;呈中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比例为21.4%,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比例达到了78.6% 。可见,我国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已经十分明显[1]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缘,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动人歌声曾经让无数人对太湖之美浮想联翩。然而歌声唱响的几十年后,太湖又以一种截然相反的形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随着太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太湖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太湖流域水污染成为该流域最严重的水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太湖水污染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是太湖水污染的状况尚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太湖流域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快、城镇化程度高的区域,其水污染的治理有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经历了1998年的“零点行动”和2004年的“引江济太”之后,2007年太湖蓝藻集中暴发给江苏省无锡市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致使部分地区饮用水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这场水危机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再一次敲响了水污染防治的警钟。“蓝藻危机”正是在提醒人们,太湖流域水污染已呈现出“一体化”趋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不仅提升了对政府对环境问题应急能力的要求,更是对水污染治理效果的拷问,太湖流域各利益有关方面,从中央水利、环保部门到太湖流域各区域政府有关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谁也无法置身事外。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涉及江、浙、沪三省一市区划和部门管理的分割,工业点源、农渔业面源、城市生活污水等多重污染源交叉,因此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需要着眼于全流域的整体利益,充分完善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法制[2]

1.2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