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下种植灵芝孢子粉三萜含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2022-04-12 20:07:44

竹林下种植灵芝孢子粉三萜含量

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1.1 灵芝栽培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灵芝古称“长生草”,首次记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内[1],是我国传统的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名贵中药[2]。我国灵芝人工栽培技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60多年后的21世纪,我国已逐步形成规模化的地方人工灵芝栽培基地[3]。初期人工栽培灵芝技术主要为大棚椴木栽培、袋料栽培,近年来,在大棚培育灵芝的基础上,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出现并逐渐完善,为中草药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灵芝产品。

1.1.2 灵芝三萜药用价值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研究者开始深入研究灵芝化学成分,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迄今为止,已成功分离出200多种化合物,并进行了分子结构鉴定[4]。灵芝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生物碱类及氨基酸等[5],其中三萜和多糖是灵芝最主要的两大活性成分[6]

灵芝三萜 ( Ganoderma Triterpene, GT)是灵芝的主要成分之一,迄今发现的绝大多数均分离自赤芝[7]。灵芝三萜大多为高度氧化的羊毛甾烷衍生物,包括灵芝酸、灵芝醇、赤芝酸和赤芝酮等,其中最主要成分为灵芝酸。目前各种灵芝中分离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已达100多种[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比如黄艳娟等发现灵芝三萜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都有抑制作用[7]; Mothana等发现灵芝酮对单纯疱疹病毒抑制作用,即可以抗病毒[9]。灵芝三萜还有保肝、抗HIV-1及HIV-1蛋白酶活性、抗组织胺释放、抑制血管紧张素、抗氧化等作用[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