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玩具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6 18:17:54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玩具产业的影响与研究对策

摘 要:为研究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玩具产业的影响与研究对策,将内容分为中美贸易战下我国玩具产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以此查找相关文献。文献主要集中在已有研究,线性回归,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国外研究四个方面,其中包括该课题现已有研究,线性回归模型、聚类分析的原理与算法实现,主成分分析的原理与算法实现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内容对该课题后续研究有更深广的意义。

关键词:线性回归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1. 引言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倒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比较具有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出口国,欧美市场80%以上玩具中国制造,并且中国紧跟美国之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玩具消费国。但近几年,收到中美贸易的影响和技术性贸易政策的影响,中国的玩具市场行情也较为平淡,因此课题内容将对中美贸易战下我国玩具产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课题内容将分为中美贸易战下我国玩具产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因此首先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已有研究了解中美贸易战下我国玩具产业的情况,得出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玩具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关税增加,人民币贬值,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上升,产业迁移,品牌效益等,以上均可作为玩具产业出口量和收益的影响因素。由于因素较多,所以查阅相关文献,寻找构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选取自变量的方法。其中文献主要涉及的方法有:1.线性回归,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2.聚类分析,依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减少研究对象的方法;3.主成分分析,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文献综述将从已有研究、线性回归、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国外研究方面入手。

  1. 已有研究

樊哲[1]等四人从贸易方式、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出口市场、产品种类、地域分布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儿童玩具行业发展的现状,以TBT通报情况为基础,分析主要目标出口市场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从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提升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的桥梁作用、推动检验机构互认等方面,提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措施。颜开红[2]等三人以我国玩具产品出口为例,简述了我国玩具产业的出口特点,出口规模和出口市场分析,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人民币汇率风险下我国玩具出口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玩具应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具体措施如多方举措并举例促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对中小型玩具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梁汉坤[3]对中美贸易战下玩具市场进行研究,作者认为世界玩具消费市场保持兴旺,贸易战目前仍未对世界玩具消费市场产生明显负面影响,海外厂商对前景保持乐观,以及国内玩具市场较为平稳,玩具批发市场生意大体长顺,动漫衍生玩具IP授权产品市场占比呈上升趋势。但若中美贸易战逐步升级,也会对中国玩具出口造成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积极因素例如工艺复杂、科技含量高的玩具目前只有中国生产,许多订单难以离开中国。

  1. 线性回归

欧祈福[4]依据福建省近30年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和指标来研究福建省对外开放程度,将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其他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首先对GDP和其他指标做相关性分析,后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进一步说明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彭东[5]等四人以2005-2014年湖北省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为基础,通过对时间序列图分析可知,该省工矿企业事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因此各个季节数据的权重应有所不同,提出对四个季节建立不同的线性加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组合,形成加权线性回归模型组对未来五年各个季度进行预测。与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比较,加权线性回归模型组的模型显著性、拟合度更高,并且可读性更强,更简单。刘长生[6]等三人以研究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目的,利用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其中线性回归采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估计,以经济增长率与能源消费及其相关经济变量从1952~2006年的整个时间序列来进行回归,并利用拉姆齐一阶检验来对模型设定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最终拒绝“正确的回归模型为线性模型”的原假设,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是非线性的。

  1. 聚类分析

王秋红和王聪[7]在2014年对我国13省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研究,作者主要运用聚类分析中的Ward(离差平方和)聚类法,Ward方法中对类的距离是用类中各样品到类中心(均值)的平方欧式距离只和来衡量的,将13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各省份的出口商品结构作为研究变量,对出口商品按其要素密集型进行划分,得到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温小霞和张哲[8]在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发的研究中,首先根据所研究的互联网保险产品的特征选取六项指标,由于六个指标的数据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先对每一个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每个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赋值,然后再对互联网产品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将平安保险目前在校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分为三大类。张慧颖[9]等五人以企业运作策略对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制造企业的运作策略,作者以各企业的九个竞争要素为变量,变量值为各项目的平均值,选择欧式距离的平方,采用组间平均锁链聚类法,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进行聚类。李丹和龚洁松[10]对安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及比较,首先构建评价体系,以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依存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依存度等六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为了使分析更加接近真实状况,对各类指标数据采取中位数作为聚类分析依据。并且选取商品种类相似,出口市场相近以及出口额比重类似的五个省份来进行对比研究。

  1. 主成分分析

张智越[11]在研究区域外贸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中,根据作者制定指标选取和获取数据的原则,罗列出13项能够基本反映我国区域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的指标,并通过进行取样适应性检验以便完成因子之间不相关的假设检验判断。作者采用SPSS软件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选取2个主成分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86.12%,说明可以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各个样本年份区域外贸竞争力的综合水平。曹筠[12]以科学地研究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是出台合理政策为前提,选取了五项对粮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指标,将原始样本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算出R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由此选取前两个成分作为主成分对粮食价格进行研究。裴芳芳[13]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因素归为经济总量因子与经济结构因子两个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选择自1991~2007年的数据并对此进行标准化变换,利用SPSS软件,根据特征值大于1条件提取指标,得到相关矩阵和各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后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对构建适度的外贸依存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