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市城市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6 18:08:59

浙江省各地市城市竞争力分析

摘要:城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城市竞争力[1]可以揭示出城市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基础,有助于各城市实现有序合理的竞争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建设城市,促进城市整体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课题是关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根据研究的几个方面,查阅相关文献,本文简要描述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模型在不同领域的相关应用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文献内容对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一)引言

城市竞争力[2]是指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本文将从环境资源、综合经济、基础设施、人口规模、科技文化、开放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各类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从模型原理、模型建立、模型优化等角度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二)文献综述

1.聚类分析

王艳辉[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的K-均值算法将我国36个城市分成三类,实验结果凸显了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表现出我国城市的总体经济状况,并且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最后提出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激励和引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区域资源优势, 各个城市应该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形成特色经济,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制度等多个方面相互协调发展, 缩小不同地区之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相关建议。

吕岩威[4]对传统聚类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重构了分类定义中的距离概念,通过定义样本与之间的距离为加权主成分距离,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别运用传统聚类分析、一般主成分聚类分析、第一主成分聚类分析、加权主成分聚类分析和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小麦籽粒的6个属性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验证了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了多个方法的优点,能够有效解决已有聚类分析方法在特定情形下的失真问题,当指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时,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方法总体上优于其他算法,并且能够显著地提高分类的精度和质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