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09 15:16:30

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 要: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大体上虽然处于增长的趋势,但是低开高走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结合历史和国际的实际情况,实际上近几年GDP增速一度降低,在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通过合理有效的科学的方法去带动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探究经济增长,最直接可观的从货币供应量出发,本文运用了单位根检验、var模型中的外生性检验、稳定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方法,探究M0、M1、M2与GDP之间在时间序列上的关系,结果得出的结论是M2是比较长期有效的可以刺激GDP增长的工具,并以此对货币发行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单位根检验、外生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1. 现状分析

随着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GDP预期增长目标不低于6.5%,经济增长离不开货币供应,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对应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和社会的待势而发的有力手段,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而且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一项重要指标。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显著,金融危机以后,央行一直坚持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然而目前经济状况表明,货币政策在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探索其中的原因,对运用货币政策有着重大意义。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大体上虽然处于增长的趋势,但是低开高走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结合历史和国际的实际情况,在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通过合理有效的科学的方法去带动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探究经济增长,最直接可观的从货币供应量出发。

  1. 国外研究分析

从宏观理论角度,对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经历了古典经济理论、货币数量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历史演变。古典经济学派基于费雪方程式、剑桥方程式认为“货币只是一种商品交换的媒介和手段,货币总量改变引起的只是物价水平波动,而实体经济则不会出现本质的差别。”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则认为“短期内外生的货币供应增加可形成超额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并降低失业率;但长期来看,货币供给只会导致物价上涨,产出则收敛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潜在产出水平。”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中性理论认为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无关,即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会对实际产出产生影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支持该观点,他认为,供给创造了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始终相等,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只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指出,社会经济总是处于均衡的充分就业状态,货币均衡的实现同其他商品供求均衡的实现过程是一样的,因而货币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中性的。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实际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将导致价格无法达到市场出清状态,故货币供应的增加将拉动实际经济增长。

  1. 国内研究分析

从实证角度,国内大量学者针对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何志雄运用了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于M2不是一阶单整,无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才发现M2、M1、M0是引起GDP变化的原因,所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他们对GDP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M1是对GDP影响最大的变量,认为流通中的现金对经济的增长作用较为显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作者在最开始运用了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由于经济变量很容易是二阶平稳,于是作者第一步就过滤了变量M2,这个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之后的结果也是主要依据了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余红是直接采用EG两步走的方法直接处理的,具体就是先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然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看出四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就运用了协整检验对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变量建立数学模型,最后是对这些变量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这些研究的重点在于中间的EG两步走,科学合理地探索出了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以及影响的程度大小,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又全面地看出货币供应量三个变量和GDP之间长期的相互影响关系。作者的思路是比较明确清晰,既解决了经济变量不能一阶平稳的情况,先探究简单的因果关系,再确定逻辑上的影响关系,模型并不能很准确地反应现实的变化情况,所以作者有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让我们不仅知道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又清楚这些影响到底是在时间变化中如何发生的。

分析渠道多种多样,得出的结果也会不一样,结合这些结果,从多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分析出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吴娜研究得出了结论,认为通过实证研究可知,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M2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 GDP 的变化。作者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为避免我国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张、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首先要有效提高外汇冲销措施效率。近年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已经从再贷款变为外汇占款,当外汇占款的投放增加时,央行可通过收紧信贷做出相反的反应。冲销工具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利率、收紧再贷款规模等。其次,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虽然央行已经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目标,但是我国距离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最后,要健全金融监管制度。随着我国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成为了我国当前金融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应完善法规建设、加大监管范围,规避监管盲区。所以做作者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具有很实用的意义。杜宇能和高玉虽然最后也是主要说明要重视金融行业的信贷,但是分析的角度比较贴切,主要是从货币流动性出发,M1 与 M2 的增速一直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这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所以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时应该先对往期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利用以往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变化的结果,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在制定新的货币政策时应该详细了解经济情况,谨慎权衡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拥有较充分的信息和经济分析能力,通过道义劝告和窗口引导等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传递货币政策信息,使得市场上各行为主体和社会心理预期按照货币政策制定的方向调整,树立央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权威。中央银行必须根据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运行规律和信贷资金运行情况,对货币政策实行扩张或者紧缩的操作,及时并有效地对经济进行调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