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kW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初步设计文献综述

 2022-06-14 21:46:32

400KW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初步设计

——文献综述

摘要:为解决当今世界的能源危机问题,节能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换热器在节能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换热器是传统高耗能重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它做为预热、余热回收、制冷等过程中的主要设备,为节能做出了突出贡献[1]。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以螺旋体为换热元件的高效换热设备,在化工、石油、轻工等许多工业部门有着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优化算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也随之兴起,为换热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它分为可拆和不可拆两种结构形式,螺旋体用两张平行的钢板卷制而成,具有使介质通过的螺旋通道。

关键词: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节能

1 前言

螺旋板式换热器是由瑞典的罗森布拉德公司在1930年首先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板式换热器。由于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自洁能力强、造价低及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故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两张钢板卷制而成,板间均匀地装有定距柱,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流体的扰动,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2]。螺旋板式换热器作为新型换热器,传热效率好,运行稳定性高,可多台共同工作。它是一种高效换热器设备,适用汽-汽传热、汽-液传热、液-液传热,对液传热[3]。不易结垢,流体在螺旋板式换热器中走的是单通道,他的允许速度比其他类型的换热器高。螺旋板式换热器是用金属板卷制的,因此没有管板、官箱等不起热交换作用的部件,在传热面积相同时,比列管式换热器紧凑得多,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约为列管式换热器的2~3倍。制造时机械加工量少,成本低。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30年瑞典罗森布拉德公司首先推荐使用螺旋板式换热器,进而开始成批生产并取得了该项专利权。随后就有许多国家仿照这家公司的专利进行研究。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知道螺旋板式换热器。1966年,前苏联颁布了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国家标准TOCT 2067-66。

我国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使用螺旋板式换热器,当时主要用于烧碱厂中的电解液加热等化学工业上。60年代初期,我国设计出了卷制螺旋板的专用卷床,大大提高了其功效并能批量生产。1968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在苏州召开了固定管板式和螺旋板式换热器系列审查会议,开始进行标椎化、系列化的生产。之后国内几十家制造厂开始生产这种换热器,迅速的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及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