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衍生呋喃类催化酮基化转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09 23:39:48

生物质衍生呋喃类催化酮基化转化研究

文献综述

  1. 前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社会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 ( 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与此同时,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加剧了化石能源的消耗,使得环境恶化,大量CO2的排放也加剧了温室效应,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迫使全球走向低碳。低碳经济的核心 是新能源技术,其中,生物质能源[1]是不容忽视的。生物质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生物质能源的优点主要是地球蕴藏量大,属于清洁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属于廉价易利用的资源,可以开发利用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大[2]

1.1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现状

地球上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00亿吨左右,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 10 ~ 20 倍,但目前利用率不到3% 。

当前,获得生物燃料的方式[3]主要有 3 种: 物理转化、传统化学转化和热化学转化。

物理转化途径是通过改变生物质的形态得到各种高密度的固体成型燃料。这一转化途径是借助外力作用下,如通过高温 /高压作用将松散的生物质原料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密度的成型物,以减少运输成本,提高燃烧效率。原料经压缩成型后,密度可达 1. 1 ~ 1. 4 g /cm3 ( 与中质煤相当) ,燃烧特性明显改善,火力持久黑烟小,炉膛温度高。

传统化学转化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途径。以生物发酵为代表,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发酵制取乙醇和沼气,也包括现代的 ABE 发酵技术制取丁醇和发酵制氢技术。但是,无论是现代的发酵技术还是传统的发酵技术,均存在周期长的特点,这就使得其效率较低。且传统化学转化方法都是为制得单一产品,在市场经济中抗风险能力较弱,不利于实现生物质能的商业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