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th(热侧)-3th(冷侧)热管式矩形水-水换热器模拟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06 20:13:30

全文总字数:2483字

文献综述

1.课题背景及意义 热管换热器较常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输热能力大、结构紧凑、均温性优良、传热方向可逆、压力损失较小、安全耐用、控制露点腐蚀较好等优点。

这些优点使热管换热器可以用于最大限度的回收低品位热能,在低温余热回收上起到很好的效果。

热管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趋成熟,并在很多领域有卓有成效的应用。

由于热管技术优越的传热性能,其在废热、余热、太阳能、地热能等低品位能源的回收与利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布置灵活,本身热管具有优越的传热性能,且高效节能[1]。

2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热管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热管可以把大量小梯度温度下的热量通过很小的截面积进行远距离地传输而无需外加动力,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其导热能力比金属高几百倍至数千倍。

美国科学家 Gaugler 最先在一份专利中提出了热管的工作原理,即由装有一定量液体的封闭管子,管内液体在管子的一侧吸热蒸发后在另一侧遇冷放热,这个过程不需要外加动力,冷凝后的液体在重力或毛细吸力回到原来的位置,不断循环下去,热量就从热管的一侧传到另一侧。

美国科学家格鲁文和他的同事于 1964 年又独立地发明了这种传热元件,将其命名为热管,并对它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它确实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

1965 年,科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热管理论。

因为利用了工质的相变换热,使热管具备很多优点,如它的导热性、等温性比一般传热元件要好,而且冷热两侧面积可以任意改变,也可以进行较远距离的传热,对温度的控制度更好[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