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第三教学楼电气设计文献综述

 2021-10-28 20:44:1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在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这项技术包括了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弱电系统等,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化的电气设计发展已经势不可挡,电气设计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也证实了这一趋向,对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智能化的应用现状以及优化程度进行分析,可以为未来相关技术的进步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与经验[1]

一、供配电方面

如今社会的发展给供配电系统运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今城市的用电方式的多样导致配电系统的越发复杂。要想保障城市的正常用电生产,就要保证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教学楼而言也是如此。

1、用电负荷的计算。供电系统的设计中,计算用电负荷主要是为了检验用电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实际负荷和设备额定的负荷是否是一致的,也就是计算所安装设备总负荷大小。为此,电力系统的设计必须要求负荷的计算,包括全部用电设备实际负荷的大小,从而根据负荷选择供配的电系统中所要求导线的规格、开关的数量及变压器型号等[3]。同时明确教学楼普通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而较为重要的应急照明和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楼内电源总线路来自校园内的变配电所。二级负荷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以保证供电的安全。三级负荷则采用单电源供电。楼内电源的接入口一般为配电间,设置总闸装置和安全的接地装置。从配电间到每楼层配电方式一般为树干式或分配式[15]

2、断路器的选择对于配电系统至关重要。配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设计应该符合灵活性、经济性的原则,目前断路器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各种产品之间通过一定的优化组合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未来智能化也在逐步融入配电系统,智能型断路器的设计将成为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全方面了解断路器的基础上,促进设计的优化[2]

二、防雷接地方面

防雷接地是配电系统的另一保障。如今,随着国家电网改造的加快,防雷接地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施工单位对于配电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系统出现瘫痪问题,造成巨大的损失。总之,我们应该采取多种防雷技术方式,切实提升系统防雷水平,以确保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4]。在进行建筑防雷接地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建筑的等效面积及所在区域年平均雷暴日等相关参数来预算年雷击次数,再根据相应的年预计雷击次数来规定其防雷类别,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设计[3]

三、照明方面

这里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教学楼照明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和老师提高学习、授课等活动所需要的视觉环境并营造良好的氛围。如今,教学方式已经从纸笔向多媒体教学转变,因此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照明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很重要[5]。同时现代的教室照明设计,在满足视觉需要的照明质量基础上,还需兼顾学生的视觉、心理、情绪需求[9]。照明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