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文献综述

 2021-09-27 20:38:24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1 课题背景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与现代物理学、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和地理学密切相关,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成为地球环境资源的调查和规划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随着航空、航天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遥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 ,对所获取的海量数据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3S技术的相互渗透。利用影像制作地图已经不再是很困难的事情。数字环境下遥感制图变得轻松容易,越来越多的图形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2 研究现状

文献[1]着重介绍了现代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经济建设实际,注重反映遥感应用内容,并且在诸如地物光谱、多光谱成像仪、微波遥感、特别是3S(RS、GIS、GPS)集成等世界领先技术方面,注重适当引入。主要内容包括:遥感基本概念、电磁辐射和地物汉谱、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图像信息的提取与分类处理、遥感的应用及实例、3S集成,以及新型遥感平台与传感器等。文献[2] 系统的介绍了ERDASIMAGINE8.5的软件功能及遥感图像处理方法。文献[3] 主要论述利用遥感影像制作地图的软硬件环境, 制图工艺流程 , 制图生产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文献[4-6] 简述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地图进行现势性更新的作业流程,同时结合实际作业情况,进一步探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地图现势更新中的应用优缺点及其前景,提出一种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快速更新城市地图的技术方法 ,并用实验证明采用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文献[7]阐述了ERDASIMAGING软件几何精校正的特点以及基本的步骤以及图像重采样的三种方法:最近邻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内插法。文献[8-11]以ERDAS IM AGINE系统为操作平台,对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图像融合和监督分类做了详细的介绍,讨论了遥感影像配准技术在遥感领域中的应用,具体分析遥感图像处理、矢量与遥感影像的自动配准、以及对遥感影像与电子地图配准及基准图生成方法的研究,归纳总结了遥感领域中图像配准算法的特点 。文献[12-14]主要阐述了一种利用遥感卫星影像编制专题图的方法以及对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专题图制图综合研究和实践,不仅可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也是对地图制图综合研究领域思路上的拓展。同时也提到了影像地图制作中数据矢量化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影像的判读、制图综合、精度控制和数据层管理,运用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影像地图制作中数据矢量化提供参考。文献[15]主要探讨了遥感制图的现状以及趋势,分类描述了目前广泛运用的多种遥感制图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做了深入探讨。

1.3 关键技术

制作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性技术:

(1)地理底图的准备:1.收集相应比例尺的底图;2.对底图进行扫描;3.在纠正软件中进行几何纠正,若为多副图,纠正后需拼制底图镶嵌图。

(2)遥感资料的处理:1.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读入遥感数据 , 格式转换为 Photoshop 可处理格式 , 若为航片 , 则需扫描 校准系统色调范围2.设置高光和暗调值 ;3.调整中间调和微调色彩校正 ;4.调整色彩平衡 , 并增强图像 ;5.多波段彩色合成。

(3)对影像和底图进行配准:在纠正软件中同时调入单张地理底图及遥感图像 , 使地理底图半透明 , 选同名地物点进行配准 , 这样可初步检查图像的配准情况 。 选择控制点时 , 应选平坦地区的特征点; 尽量不要选河床易变动的河流交叉点 , 以免点的移位影响配准精度, 几何位置上要均匀分布 。 若不太理想应继续选控制点继续配准 , 直到满意为止, 保存纠 正好的影像 。 配准一般进行 2 ~3 次 , 多次纠正会引 起图像断裂 、变形。

(4)对纠正好的影像进行拼接:一般应选择地形图作为基准即第1 层面 , 遥感影像作为第 2 层面 , 把遥感影像复合到地形图上去 。另外 , 航片最好隔片复合上去 , 这样使误差的分布比较均匀 。 拼接线尽可能沿空地、街道 , 避开其他重要地物 。 对于复合好的图 , 分别对两层进行裁切使它们的尺寸完全一致, 并且在两层的同名 地物点做至少一个控点 , 以保证它们在绘图软件中完全复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