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 RTK的线路断面测量技术研究(M)文献综述

 2021-09-27 20:36:1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GPS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同GPS技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工程及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实现测量方式的自动化、一体化、一直是测绘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全站仪功能的不断完善,已使测量朝着自动化、一体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全站仪的观测误差的积累大大降低了观测质量。全站仪存在的弱点,正好是GPS定位技术的长处随着GPS-RTK系统的问世,使得作业员可以现场获取测点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坐标,这就为测量方式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随着公路设计行业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建立勘测、设计、施工、后期管理一体化是现代公路勘测设计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关键还在于要首先实现公路勘测的一体化。传统的公路勘测设计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施工作业步骤:利用航片或公路沿线的旧地形图进行踏勘,选出公路走向的初步方案,并寻找沿线两侧几公里范围内已有的国家控制点;用全站仪进行沿线带状控制和加密图根测量;根据初步方案确定的线路,用全站仪按一定宽度进行带状地形图测量;利用地形图进行选线设计;借助于各级控制点进行中线、边线放样,然后计算各个桩位的填挖工作量;线路土石方、桥涵工程施工测量;路面铺装施工测量;里程桩标定和公路竣工验收测量。

由以上作业步骤可知,测量工作在公路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都不可缺少,而且同一测站要重复工作五六次,甚至十来次。野外施工周期较长,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近十多年来,由于GPS定位技术在公路勘测系统中的普及,测量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所减轻,但是整个野外作业步骤并没有太大的触动,因而作业周期仍无显著的缩短。进入新世纪以来,GPS-RTK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它所具有的高精度、快速度和强可靠性为公路勘测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GPS-RTK技术在公路勘测方面主要用于低等级控制点的加密、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采集、中线放样、纵横断面测量等方面。由于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因此能够用于线路控制网的加密。RTK测量包含有三维信息,可用于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采集、中线放样以及纵横断面测量。在中线平面位置放样的同时,可获得纵断面。

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测绘:高等级公路选线多是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进行。采用传统方法测图,先要布设大量的图根加密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安置仪器用图解法测绘地形图。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速度慢,花费时间长。采用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不需要点间通视,减少测量层次。仅需1人背着流动站GPS接收机在待测的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上采集1分钟左右,并通过RTK操作手簿输入碎部点的特征编码及属性信息,即可实时地得到碎部点的三维坐标。再通过内业的数据传输和格式转换,至专用绘图软件编辑成图。由于只需要采集碎部点的坐标和输入其属性信息,采集速度快,因此大大降低了测图难度,既省时又省力,非常实用。

公路选线与中线放样:在公路设计与施工中,公路选线和定线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既要满足勘测设计规范要求的精度,又要本着尽量少占用农田和少拆迁房屋并尽量利用旧路路基这样一个原则。公路选线一般采用图纸上定线和现场勘察选线两种方式。为了快速而准确地设计好道路中线,我们可以利用GPS-RTK技术,选择公路GPS网中某一个控制点作为基准站,用车载GPS-RTK接收机作为流动站,沿原路中线按一定间隔采集数据,遇到重要地物,准确定位,最后将数据传入计算机,利用AutoCAD软件可以方便在计算机上选线。设计人员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完成定线后,勘测人员需要将公路中线在实地上标定出来。利用RTK测量进行公路中线放样,可以有两种作业方式。第一种是根据现有的各种线形中桩坐标计算公式或专用公路计算软件,计算出公路中线上的各桩点的坐标[3],然后将中桩点坐标传输到GPS控制手簿中,建立以点号为标识符的公路放样文件,个别加桩点的坐标以手工输入法输入手簿。第二种是利用RTK系统中自带的道路放样模块进行操作。我们知道,道路路线主要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构成。

道路的纵、横断面放样:纵断面放样时,先把需要放样的数据输入到电子手簿中,生成一个施工测设放样点文件,并储存起来,随时可以到现场放样测设。横断面放样时,先确定出横断面形式,然后把横断面设计数据输入到电子手簿中,生成一个施工测设放样点文件,储存起来,并随时可以到现场放样测设。同时软件可以帮助你自动与地面线衔接,并利用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通过专用绘图软件,可绘出沿线的纵断面和各点的横断面图来。因为所用数据都是测绘带状图时采集而来的,不需要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

虽然公路勘测工作环节众多,十分繁杂,但有了GPS-RTK技术后,可以按照静态 动态作业方式,甚至可以按照定位 放样作业方式,以简化作业环节,实现一体化勘测目标。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